[发明专利]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7104.9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志星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18;A61L15/20;A61L15/28;A61L15/46;A61L15/42;D01D1/02;D01D5/00;D04H1/4382;D04H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431 广东省云浮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抗菌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将硫酸软骨素利用酸酐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硫酸软骨素,再使改性硫酸软骨素负载纳米氧化锌,得到硫酸软骨素复合物;然后将天然胶原蛋白加入含有硫酸软骨素复合物的水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胶原;接着将改性胶原与缩水甘油修饰丝素蛋白混合配制成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膜;最后在原花青素和双醛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作用下,纤维膜内部发生交联,得到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该敷料长效控湿效果好,且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局部创伤及引起的出血、感染、溃疡是一种常见伤病,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失去了正常防御细菌的屏障能力,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渗出液又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创面容易发生局部感染、甚至引起全身感染,最终引起愈合时间的延长。
敷料是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用以覆盖创伤等的医用材料。传统的敷料主要包括天然纱布、合成纤维内敷料、发泡多聚体类敷料、水胶体类敷料等。传统的纱布类敷料无法保持创面润湿,妨碍组织细胞上皮化,创面愈合延迟;敷料纤维易脱落,造成异物反应,影响愈合;创面肉芽组织易长入敷料的网眼中发生粘连,换药时常常破坏新生的上皮和肉芽组织,引起出血,这不但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使病人疼痛难忍;吸水性不强,止血效果欠佳,病原体易透过纱布感染伤口;换药工作量大。总体来说,在创伤愈合中存在三个难题亟待解决:不断渗出的组织液、被细菌感染的风险和利于创面愈合的微湿环境。因此,一种理想的创伤敷料,应该既能够有效吸收组织渗出液,又能保证创面具有一定湿度,且具有抗菌性能防止伤口感染。
水凝胶是由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分子之间交叉链接形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大分子。因为水凝胶高分子的特有亲水结构,大量的水分可以被吸附并保留在水凝胶结构中,因此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与其他敷料相比,水凝胶敷料具有独特的优势,水凝胶敷料能够防止水分和体液的过度散失而起到止血的效果;对水和氧有良好的通透性,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细菌入侵,抑制细菌的生长,具有抗菌、消炎的功能;能与创面贴合良好,但不会与创面粘连以免更换敷料带来二次损伤;透湿、透气并使创面处于湿润但又没有积液的环境,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能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但其存在机械性能差的缺陷,应用时往往需要固定,造成不便,本身抗菌性能也较差,无法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水凝胶敷料抗菌性能和机械性能较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作为皮肤创口医用敷料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硫酸软骨素利用酸酐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硫酸软骨素,再使改性硫酸软骨素负载纳米氧化锌,得到硫酸软骨素复合物;
(2)然后将天然胶原蛋白加入含有硫酸软骨素复合物的水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胶原;
(3)接着将改性胶原与缩水甘油修饰丝素蛋白混合配制成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膜;
(4)最后在原花青素和双醛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交联作用下,纤维膜内部发生交联,即得所述的一种长效控湿抗菌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志星,未经廖志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