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上下车辆的可变拉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7304.4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宋纯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赵占元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上下 车辆 可变 拉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上下车辆的可变拉手装置,包括:握持主体组件,其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所述握持主体组件被构造成在车门打开时旋转并突出到车身的外部,并且当车门关闭时被车门推动以返回到车身的内部;握持主体旋转组件,其被构造成当所述握持主体组件返回到车身的内部时产生用于将所述握持主体组件旋转到车身的外部的驱动力;以及握持拉手,其沿着所述握持主体组件可滑动地组装到所述握持主体组件的外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下车辆的可变拉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卡车具有可供使用者在上下卡车时使用的拉手。由于供使用者上下车的门口设置得较高,在车身上设置有拉手。
传统的卡车拉手以固定在车身上的状态设置,并且根据卡车的类型设置在车身的前柱和中柱中,或者仅设置在其中柱中。
参照图14,传统的卡车拉手101、102以一定尺寸设置在车身的预定位置处。因此,不可能考虑到诸如身高和臂长之类的使用者的身体状况来改变卡车拉手的竖直长度、高度、位置等,因此,存在上下卡车的使用者感觉不方便以及上下车的使用者的姿势变得不稳定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安全性。
尽管卡车拉手101、102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h)受到法律的限制,但是由于每个使用者的身体状况不同,使用卡车拉手101、102进行使用者定制仍存在局限性。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下车辆的可变拉手装置。具体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使用者上下卡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可变拉手装置。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上下卡车的可变拉手装置,其可以允许使用者无论身体状况如何都可以更方便且更安全地上下车。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如下构造的用于上下卡车的可变拉手装置。
用于上下卡车的可变拉手装置被构造成包括:握持主体组件,其安装在卡车的车身上,以在车门打开时旋转并突出到车身的外部,并且当车门关闭时被车门推动以返回到车身的内部;握持主体旋转组件,其当所述握持主体组件返回到车身的内部时产生用于将所述握持主体组件旋转到车身的外部的驱动力;以及握持拉手,其沿着所述握持主体组件可滑动地组装到所述握持主体组件的外表面。
具体地,所述握持主体组件可以被构造成包括:上握持主体,其具有管形,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到车身;下握持主体,其具有管形,可旋转地安装在车身,以设置在所述上握持主体的下方;以及中央握持主体,其具有管形,设置在所述上握持主体和所述下握持主体之间,以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上握持主体的自由端和所述下握持主体的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央握持主体的上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所述上握持主体的自由端重叠;并且所述上握持主体的自由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主体部与所述上握持主体联接的上联接机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央握持主体的下主体部可滑动地与所述下握持主体的自由端重叠;并且所述下握持主体的自由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下主体部与所述下握持主体联接的下联接机构。
此外,所述握持拉手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央握持主体的中央主体部的外表面;并且所述握持拉手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握持拉手的滑动的拉手移动控制机构,以将所述握持拉手固定到所述中央主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