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铋/铑共掺杂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7895.5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7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斌;李亚丽;李庆忠;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44 | 分类号: | B01J23/644;C02F1/30;A62D3/3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氧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光催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铋/铑共掺杂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应用。本发明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铋酸钠氧化Rh(III)制备Rh(IV)溶液,并作为前驱体,利用水热合成法,通过原位替换的方式将Rh(IV)掺杂到TiO2材料中进而制备铋和铑共掺杂的TiO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颜色与Rh(IV)的掺杂比有关,随着Rh(IV)掺杂比的增大,Bi,Rh‑TiO2的颜色也从白色逐渐变为黄色、黄绿、灰色到黑色。Bi,Rh(IV)‑TiO2材料的光学禁带宽度约为2.76―2.90eV,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Bi,Rh(IV)‑TiO2材料在波长大于400nm的可见光激发下,对乙酸的分解明显优于未掺杂的TiO2,且当Rh(IV)/Ti=0.22mol%。在波长大于450nm的可见光激发下,Bi,Rh(IV)‑TiO2材料对异丙醇的分解明显优于未掺杂的TiO2以及商业化的FP6和P25。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光催化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四价铑离子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和能源问题把太阳能的利用推到了科学与技术研究前沿,在太阳能利用的各种方案中,光催化实现太阳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光催化也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环保污染治理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光降解。TiO2因其无毒、稳定性好和光学性能高成为最受重视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其禁带宽度(~3.0eV)较大,限制了TiO2只能利用紫外光,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因此研究开发可见光响应的TiO2成为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的热点。
近几年,三价铑掺杂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Rh(III)-TiO2)和三价铑掺杂的钛酸锶)复合材料(Rh(III)-SrTiO3),由于其可见光催化性能引起研究学者的重视。Rh(IV)(0.600Å)具有和TiO2中Ti(IV)相同的电荷和相近的离子半径(0.605Å)的离子半径,使其更容易取代Ti(IV)进行掺杂。然而,Rh(IV)掺杂或共掺杂的光催化材料鲜少报道,这主要是因为Rh(IV)的最外层4d5轨道存在一个单电子,使其非常的活泼,导致很难得到稳定的Rh(IV)溶液。因此,研发一种简单易操作的Rh(IV)掺杂可见放催化材料制备方法是国内外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TiO2的禁带宽度,实现TiO2光催化过程的宽太阳光谱响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铑共掺杂二氧化钛(Bi,Rh(IV)-TiO2)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铋/铑共掺杂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为晶态纳米材料,光学禁带宽度相应为2.76―2.90eV,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而且,本发明制备的Bi,Rh-TiO2复合材料中本专利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在降解乙酸和异丙醇中均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铋/铑共掺杂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将硝酸溶液、RhCl3溶液和铋酸钠粉末混合,充分搅拌后即得紫色的含有Rh(IV)的溶液,并且硝酸溶液中硝酸的浓度10mol/L,
其中,硝酸溶液、RhCl3和铋酸钠的摩尔比为100~2000:1:2~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