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8639.8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庆;商云鹏;高辉;朱纯;吴亚敏;马超群;李磊;辜姣;朱焯炜;朱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8 | 分类号: | C09K11/58;B82Y20/00;B82Y40/00;G01N21/64;B22F9/24;B22F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色 荧光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在铜、铁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所述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将组氨酸与可溶性银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混合液,混合液置于微波环境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银盐中银离子与组氨酸的摩尔比为1:10-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组氨酸的浓度为0.025-0.12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可溶性银盐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1-0.62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是在700W微波辐射下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是在微波辐射下反应1-9min。
7.一种测定Cu2+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分散在缓冲溶液中,然后与不同已知浓度的Cu2+标准溶液混合,形成不同浓度的Cu2+混合标准液;
(2)测定步骤(1)所得Cu2+混合标准液,以及未加Cu2+标准溶液的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溶液的荧光光谱,获得相应的荧光强度值;其中,Cu2+混合标准液的荧光强度值记为I,未加Cu2+标准溶液的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为I0;
(3)利用荧光强度比I/I0与Cu2+标准溶液的浓度构建线性关系,获得含量测定模型;
所述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将组氨酸与可溶性银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混合液,混合液置于微波环境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
8.一种测定Fe3+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分散在缓冲溶液中,然后与不同已知浓度的Fe3+标准溶液混合,形成不同浓度的Fe3+混合标准液;
(2)测定步骤(1)所得Fe3+混合标准液,以及未加Fe3+标准溶液的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溶液的荧光光谱,获得相应的荧光强度值;其中,Fe3+混合标准液的荧光强度值记为I,未加Fe3+标准溶液的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为I0;
(3)利用荧光强度比I/I0与Fe3+标准溶液的浓度构建线性关系,获得含量测定模型;
所述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将组氨酸与可溶性银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混合液,混合液置于微波环境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蓝色荧光银纳米团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6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连接墙板
- 下一篇: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