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滞留式导弹尾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9269.X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善;丁伟;周凯;王富生;赵双龙;吴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1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李斯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滞留 导弹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滞留式导弹尾罩,涉及导弹发射技术领域,其包括尾罩主体、滞留机构和推力均衡结构,尾罩主体包括开口端,开口端用于罩设于弹体上;滞留机构组设于开口端上,并可沿弹筒的轴向移动至抵持于弹筒的内壁上,以使尾罩主体与弹体分离后,滞留于弹筒内;推力均衡结构设于尾罩主体的外表面上,且其包括环形的第一分隔罩,第一分隔罩由开口端沿周向朝远离滞留机构的方向凸设而成。可以防止气流流入尾罩主体的内壁与弹筒的外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隙内,弹筒不会受到气流冲击产生振动和偏摆,保证弹体与尾罩主体分离过程的平稳,不影响弹体的出筒姿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弹发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滞留式导弹尾罩。
背景技术
尾罩是导弹弹射装置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件,用于承载导弹弹射装置产生的巨大气流冲击力,具有高温、高压、高速的特点以及重载、密封性好、高强度、高刚度的使用需求。
目前,尾罩与弹体一起射出发射筒后,采用侧推及旋抛的分离方式与弹体分离,其中侧推方式中爆炸螺栓先解锁,尾罩与弹体分离后侧推发动机开机,使尾罩避开导弹的发动机喷流;旋抛方式中尾罩与弹体用铰链机构约束,尾罩解锁并绕铰链轴旋转一定角度后铰链解锁,尾罩在惯性作用下远离弹体。
但是,上述两种方式均为尾罩出筒后再分离的方案,密集型发射时大量尾罩抛入空中,易与后续发射的导弹发生碰撞。由此可见,上述尾罩与弹体的分离方式不符合导弹密集型发射的使用需求。
相关技术中,采用在发射筒外侧安装金属剪切片组,采用剪切金属片的方式实现尾罩的缓冲制动,但是该方式每层金属片切断时存在一定冲击,制动过程不够平稳,导致发射筒振动及偏摆,此时弹体还未离开筒体,容易导致弹体出筒前与发射筒细微碰撞,影响出筒姿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滞留式导弹尾罩,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尾罩在缓冲制动过程不平稳,导致发射筒振动及偏摆,此时弹体还未离开筒体,容易导致弹体出筒前与发射筒细微碰撞,影响出筒姿态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滞留式导弹尾罩,其包括:
尾罩主体,其包括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用于罩设于弹体上;
滞留机构,其组设于所述开口端上,并可沿弹筒的轴向移动至抵持于所述弹筒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尾罩主体与所述弹体分离后,滞留于所述弹筒内;
推力均衡结构,其设于所述尾罩主体的外表面上,且其包括环形的第一分隔罩,所述第一分隔罩由所述开口端沿周向朝远离所述滞留机构的方向凸设而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力均衡结构还包括环形的第二分隔罩,所述第二分隔罩与所述第一分隔罩同轴设置,并将所述尾罩主体的外表面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分隔罩与第二分隔罩之间的副冲击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罩内侧的主冲击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力均衡结构还包括环形的第三分隔罩,所述第三分隔罩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罩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分隔罩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三分隔罩将所述主冲击区域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三分隔罩与所述第二分隔罩之间的第一子冲击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分隔罩内侧的第二子冲击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力均衡结构还包括呈网状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子冲击区域内,并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子冲击区域的抗冲击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网眼内设有缓冲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力均衡结构还包括环形的第四分隔罩,所述第四分隔罩位于所述第三分隔罩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三分隔罩同轴设置,且所述第四分隔罩将所述第二子冲击区域分隔成位于所述第四分隔罩与所述第三分隔罩之间的第三子冲击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分隔罩内侧的第四子冲击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隔罩远离所述尾罩主体的一端低于所述第四分隔罩远离所述尾罩主体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