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GF法生长单晶的单晶炉结构和温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9769.3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娅君;刘汉保;普世坤;柳廷龙;叶晓达;柳廷芳;黄平;吕春富;张春珊;王顺金;陈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9/4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董昆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gf 生长 单晶炉 结构 温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VGF法生长单晶的单晶炉结构在制备InP时的温度控制方法,所述VGF法生长单晶的单晶炉结构,包括炉体外壁、保温层,保温层内包括生长段和炉芯段,生长段包括加热层、石英管,石英管内置坩埚,坩埚顶部设置石英封帽密封,坩埚由上到下分为等径处、转肩处、放肩处、籽晶段,炉芯段从外到内分别是炉芯外支撑管、炉芯外支撑层、炉芯内支撑管、炉芯内支撑层、炉芯内支撑棒,其特征在于,生长段横向设置有数组热电偶,每组的两个热电偶测温点对称设置于坩埚两侧,炉芯段纵向设置有数个热电偶,炉芯段第一热电偶紧靠炉芯内支撑棒固定设置籽晶段一侧,其测温点与籽晶段底部平行,第二热电偶固定于炉芯内支撑层内并与炉芯内支撑棒间隔5-10mm,且与第一热电偶对称设置于籽晶的另一侧,其测温点为坩埚的放肩处,第三热电偶设置于炉芯外支撑层内,其测温点为坩埚转肩处的中部,所述第三热电偶为热电偶族,从转肩处中部横向形成一个圆形截面,沿其边缘等分设置不少于6个热点偶;
生长段横向设置有数组热电偶,包括至少三组热电偶,其中第四热电偶组,其测温点为坩埚等径处的开始端,第五热电偶组,其测温点为坩埚等径处的中部,第六热电偶组,其测温点为坩埚等径处的结束端,每个热电偶横向穿过炉体外壁、保温层、加热层,直至接触炉芯外支撑管,每组热电偶纵向上设置的间距相等,两个测温点对称设置于坩埚两侧,坩埚等径处开始端和结束端的热电偶组平行设置,中间段热电偶组奇数组垂直于等径处开始端和结束端的热电偶组,偶数组和等径处开始端和结束端的热电偶组平行;
所述加热层顶部与石英封帽齐平,底部与炉芯内支撑棒顶部平行,并设置有6个加热区间,分别是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第四加热区、第五加热区、第六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布设不同功率炉丝进行单独控温;
所述热电偶为S型热电偶或者B型热电偶,当晶体熔融温度在1000℃~1300℃时使用S型热电偶,当晶体熔融温度在1300℃~1600℃时使用B型热电偶;
VGF法生长单晶的单晶炉结构在制备InP时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化料阶段、生长阶段和大降温阶段,其特征在于,每个热电偶温度的调控对应相应的加温区,化料阶段,要求第六组热电偶检测的平均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温度至少55℃,第五组热电偶检测的平均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温度至少40℃,第四组热电偶检测平均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温度至少25℃,纵向测温电偶第三热电偶族检测平均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温度至少10℃,第二热电偶检测温度等于晶体熔点温度,第一热电偶检测温度低于晶体熔点温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晶体生长阶段,第六热电偶组检测的平均温度以0.38℃/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五热电偶组检测的平均温度以0.42℃/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四热电偶组检测的平均温度以0.52℃/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三热电偶族检测的平均温度以0.83℃/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二热电偶检测的温度以1.0℃/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一热电偶检测的温度以1.15℃/h的降温速度开始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晶体大降温阶段,第六热电偶组检测的平均温度以20.9℃/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五热电偶组检测的平均温度以17.8℃/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四热电偶组检测的平均温度以17.4℃/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三热电偶族检测的平均温度以16.4℃/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二热电偶检测的温度以15.9℃/h的降温速度降温,第一热电偶检测的温度以14.5℃/h的降温速度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7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