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9827.2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飞;刘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1/336;H01L29/786;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基底上的立体薄膜晶体管,其中,立体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和栅极层;有源层在垂直于基底方向具有一定高度;栅极层覆盖有源层背离基底一侧,且栅极层至少部分覆盖有源层与基底相连接的侧面。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可以减小立体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立体薄膜晶体管的投影面积较小,对显示面板的遮挡较小,提高透显示面板的透光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显示装置(如手机)为了使显示区域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追求百分百屏占比的全面屏设计;一般将传统显示装置中位于显示屏上的前置摄像头、指纹识别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听筒等结构设置在显示屏的透明显示区域的下方,以此来达到整屏显示,从而显著提高屏占比,增大显示区的面积;而透明显示区域的像素驱动电路会影响透明显示区域的透过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降低像素驱动电路的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缩小薄膜晶体管的面积,改善像素驱动电路的透光性,以提升像素驱动电路的透光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基底上的立体薄膜晶体管,其中,立体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和栅极层;有源层在垂直于基底方向具有一定高度;栅极层覆盖有源层背离基底一侧,且栅极层至少部分覆盖有源层与基底相连接的侧面。
其中,有源层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子有源层,第一方向平行基底,每个子有源层在垂直于基底方向均具有一定高度。。
其中,有源层包括至少一端部有源层,若干子有源层的同一侧的端部与端部有源层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栅极层覆盖若干子有源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栅极层同时覆盖若干子有源层的至少部分区域和端部有源层的至少部分区域。
其中,栅极层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若干子栅极层,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其中,栅极层包括一个端部栅极层,端部栅极层与若干子栅极层的同一侧的端部连接。
其中,子栅极层至少覆盖有源层的部分区域,或子栅极层和端部栅极层至少同时覆盖有源层的部分区域。
其中,立体薄膜晶体管还包括栅绝缘层、源极层和漏极层,栅绝缘层设置于有源层和栅极层之间,使得栅极层和有源层不接触;源极层和漏极层分别与有源层连接,有源极层位于栅极层一侧,漏极层位于栅极层远离源极层一侧。
其中,源极层、漏极层和栅极位于有源层的同一侧。
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是对应屏下元件的区域,立体薄膜晶体管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和/或,立体薄膜晶体管设置于第二显示区,其中有源层的第一侧面朝向第一显示区和/或第二显示区的出光侧设置。
其中,第一显示区的像素驱动电路为3T1C的像素驱动电路或2T1C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立体薄膜晶体管。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显示面板通过立体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层至少部分覆盖有源层的与基底相连接的侧面,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立体薄膜晶体管可以通过将栅极层从有源层与基底相连接的侧面加载电压,使得有源层获得的感应载流子增加,减小立体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减小立体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需要同样加载电压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薄膜晶体管的面积较小,对显示面板的遮挡较小,降低像素驱动电路中薄膜晶体管对透明显示区域的影响,提高透明显示区域的透光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立体薄膜晶体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