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sSPL13基因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9884.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琳;王学敏;高洪文;庞永珍;温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1;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5/02;A01H6/54;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sspl13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sSPL13基因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MsSPL1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MsSPL1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应用MsSPL13基因或MsSPL13蛋白来延迟紫花苜蓿开花期的方法,从而使紫花苜蓿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高品质,延长收获窗口期,从而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sSPL13基因调控紫花苜蓿开花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适应范围广泛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优良的饲用品质及较高的牧草产量,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于苜蓿草的需求大幅增加。然而,我国苜蓿(干草)的产量水平(10,416/hm2)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108/hm2),2019年,我国苜蓿干草进口量达135.6万吨,进口金额45,968.4万美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奶业协会)。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紫花苜蓿产量相关的功能基因,为紫花苜蓿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对提高紫花苜蓿产量,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每年可收割多次。因此,何时收割紫花苜蓿是关键问题。当苜蓿成熟时,产量增加,但品质却在降低。对于农户而言,如果苜蓿收割过早,牧草品质较高,但苜蓿再生却受到影响且留茬的寿命会严重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在盛花期收割苜蓿,留茬寿命未受影响,且能收获更多的生物量,然而,营养品质却严重降低。初花期是紫花苜蓿适当的收割时间,在此期间收割能够平衡紫花苜蓿品质,产量以及田间留茬的再生能力。因此开花期的选择在紫花苜蓿育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把开花性状作为育种目标进行作物改良已在多个物种中应用,作为紫花苜蓿重要的产量因子,利用重要的花期调控基因调整紫花苜蓿的开花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实现能够平衡紫花苜蓿品质,产量以及田间留茬的再生能力的开花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应用MsSPL13基因或MsSPL13蛋白来延迟紫花苜蓿开花期的方法,从而使紫花苜蓿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高品质,延长收获窗口期,从而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MsSPL13基因,其具有如SEQ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MsSPL13蛋白,其具有如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扩增MsSPL13基因的引物,其具有SEQ ID NO.4-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扩增MsSPL13基因的CDS区域的引物,其具有SEQ ID NO.6-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与所述MsSPL13蛋白相关的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8)中的任一种:
B1)编码所述的MsSPL13蛋白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5)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6)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器官、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B7)提高所述蛋白质表达的核酸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9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