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Ti-PDA-PLGA微球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1692.3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姚庆强;王黎明;徐燕;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冬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06 | 分类号: | A61L27/06;A61L27/34;A61L27/50;A61L27/54;A61L27/56;B22F3/11;B22F3/26;B22F5/00;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ti pda plga 微球骨 缺损 修复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Ti‑PDA‑PLGA微球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激光烧结技术制备3D打印Ti支架;随后在一定条件下使得多巴胺在3D打印Ti支架的纤维表面自聚合形成PDA涂层,从而制备3D打印Ti‑PDA支架;然后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携带VEGF的PLGA微球,最后,通过吸附法将BMP‑2和携带VEGF的PLGA微球吸附固定在支架表面,最终形成3D打印Ti‑PDA‑PLGA微球骨缺损修复支架。本发明骨缺损修复组织工程支架,力学性能可靠,生物活性及安全性高,植入方便,创伤小、成本低的优点,可以用于骨创伤、骨肿瘤、骨感染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
分案说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6-15,申请号为2018106168127,发明名称为“一种3D打印Ti-PDA-PLGA微球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组织修复及重建领域,涉及一种3D打印Ti-PDA-PLGA微球骨缺损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是骨科临床面临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自体骨被认为是骨移植的金标准,但其来源有限且可能导致供给部位的坏死、术后的慢性疼痛、过敏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而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由于来源广泛且不需要额外的手术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缓慢的整合与重塑、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传播等并发症,尤其是降低了移植物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
目前支架材料有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磷酸钙骨水泥(CPC)、羟基磷灰石(HA)、珊瑚、石膏;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胶原、脱钙骨基质(DBM)、纤维蛋白凝块(FC)等。而理想的骨基质材料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植入体内以后,无论其本身或其降解产物都应对机体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炎症反应,不会引起宿主的移植排斥反应。 (2)材料的降解速率必须与新骨的生成速率相匹配,材料完成支架作用后,可被完全吸收。(3) 具有孔隙率至少达90%以上的三维立体结构和一定的坚韧性,为组织细胞提供高比率的接触表面积和生长空间。(4)材料不仅能维持细胞形态和表型,而且能促进细胞粘附、增殖,诱导组织再生。虽然目前研究的多孔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他们的复合材料等能够作为有潜力的骨移植支架材料,但是它们均存在种种弊端,尤其是不能满足承重部位骨组织修复的要求。近几年来,三维多孔结构的金属支架的潜在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力,三维多孔结构的金属支架被认为一种很有前景的骨移植材料而广泛应用于骨科和牙科领域。和陶瓷、聚合物材料相比,金属因其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断裂韧性而适合承重部位的应用。在众多金属材料中,钛及其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良好的机械特性以及耐腐蚀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冬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冬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