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机鞣剂生产透明皮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2006.4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伟;何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4C3/08 | 分类号: | C14C3/08;C14C3/22;C14C3/26;C14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机 鞣剂 生产 透明 皮革 方法 | ||
一种基于有机鞣剂生产透明皮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转鼓中使用有机鞣剂对脱灰软化后的裸皮进行鞣制,鞣制液比为60‑100%、温度为25‑40℃、总转动时间为4‑8h;完成鞣制后排尽鞣制废液,加入脱灰软化后裸皮质量100%的水和适量多元醇,在25‑35℃下转动2‑6h;然后再分2次加入酸类物质,每次加入后转动0.5‑2h,调节浴液pH值至3.5‑4.5;最后,将完成上述操作的皮革绷板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即完成透明皮革的生产。本发明提供的透明皮革生产方法,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有机鞣剂,既可以提高皮革的收缩温度、耐化学和微生物降解性能,同时获得的透明皮革保留了本色,生产过程中操作流程简单,所使用化工材料原料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有机鞣剂预鞣,再利用有机溶剂浸泡生产透明皮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皮革具有像玻璃和部分塑料的透光性,与传统皮革不透光的外观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目前,透明皮革已用于加工鞋靴和服装等,所生产的革制品款式新颖,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目前透明皮革的生产方法中,除了一种利用离子液体浸泡铬鞣革制备透明皮革的方法外(透明皮革及其制备方法,CN110184398A),该方法所制备的透明皮革虽然收缩温度高,但是最终产品不可避免的会带有铬鞣革的蓝色,不利于提高透光率和加工其他颜色的透明皮革。以脱灰软化后的裸皮为原料,采用多官能团活性物质(一种透明皮革的生产方法,CN111455118A)或多元醇(一种透明皮革及其制造方法,CN108998600A)处理也可以制备透明皮革,这些方法生产的产品虽然透光率高且无色,但是透明皮革未经过鞣制,耐用性较差。因此,开发一种以鞣制后皮革为原料加工无色、透光率高的透明皮革生产方法,对提高透明皮革品质和应用范围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仔细研究了制革化学、鞣制化学、胶原化学和光学领域所公开的技术资料。在制革过程中,处于酸膨胀或碱膨胀状态下的裸皮呈现出半透明的外观,而未经鞣制的裸皮干燥后也呈现半透明状,说明利用裸皮为原料生产透明皮革是可行的。由于裸皮经过了制革准备工段的处理,其中的纤维间质和非胶原蛋白已经基本被除去,此时的裸皮只剩下相对纯净的胶原蛋白。由于胶原蛋白是长条形的分子,在裸皮干燥过程中,胶原蛋白间的自由水和毛细管水逐渐散失,分子相互靠近形成了规则有序的排列,而胶原蛋白直径又较小,因此光线通过裸皮时发生了衍射,使得裸皮呈现半透明状。
裸皮经过鞣制后,鞣剂在皮胶原蛋白间形成了多点交联,使蛋白质构象更加稳定,提高了生皮的收缩温度、耐化学和耐微生物降解性能。但是由于鞣剂的交联作用,皮胶原蛋白的原始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包括:胶原分子间形成交联改变了干燥过程中分子间的排列方式、胶原分子与鞣剂结合后分子直径变大等。由于鞣制后胶原结构以及由此造成的干燥过程中胶原分子排列的变化,目前公开的所有皮革鞣制方法,所生产的皮革都是不透明的。
因此,要想在透明皮革的生产过程中引入鞣制操作,鞣剂的选择和鞣制程度的控制就十分重要。无机鞣剂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盐,金属盐鞣制后残存在皮革中,干燥后的盐是不透明的,这将直接影响透明皮革的透光性,因此不能选择无机鞣剂。有机鞣剂中,诸如芳香族合成鞣剂、植物鞣剂和氨基树脂鞣剂,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其中会含有一定量的中性盐,这些中性盐也会影响透明皮革的透光性;树脂鞣剂虽然中性盐含量低,但是鞣性差,不能在皮胶原蛋白间形成交联,明显提高生皮的收缩温度、耐化学和耐微生物降解性能;醛鞣在鞣制过程中对胶原蛋白的交联较为彻底,对蛋白构象的影响较大,实验表明采用醛鞣剂生产的透明皮革透光率也不理想。目前,一些为生产无铬鞣皮革开发的有机鞣剂鞣性温和,通过改变用量和鞣制条件,可以调整其对胶原蛋白的交联作用,达到既可以提高皮革耐化学和微生物降解能力,又不至于影响成革透光率的目的,同时这类鞣剂中性盐含量低,不会造成因中性盐沉积在皮革中影响成品透光率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未经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