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配方凉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2008.3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钟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林龙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方 凉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配方凉茶,涉及凉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配方凉茶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份:主配方,黄芪1‑9份、芦荟5‑15份、当归15‑25份、铁皮石斛1‑9份、灵芝5‑15份、田七5‑15份、三七5‑15份、玉米须1‑9份、葡萄1‑9份、苦瓜1‑9份、冬瓜皮1‑9份、苦瓜籽1‑9份;次配方,金银花2‑3份、鱼腥草1‑2份、栀子1‑2份、蒲公英1‑2份、淡竹叶1‑2份、薄荷1‑2份、马齿苋1‑2份、菊花1‑2份、荷叶2‑3份、葛根2‑3份、桑叶1‑2份、香薷1‑2份、广藿香2‑3份、鲜芦根1‑2份、鲜白茅根2‑3份。该双配方凉茶,凉茶清热下火功能,以及通过主配方和次配方交互混用,增强凉茶的功能性,以及适用于不同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凉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配方凉茶。
背景技术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中国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是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名录。
现有凉茶的药用功能单一,以及配置方法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配方凉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凉茶的药用功能单一,以及配置方法复杂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配方凉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份:
主配方,黄芪1-9份、芦荟5-15份、当归15-25份、铁皮石斛1-9份、灵芝5-15份、田七5-15份、三七5-15份、玉米须1-9份、葡萄1-9份、苦瓜1-9份、冬瓜皮1-9份、苦瓜籽1-9份;
次配方,金银花2-3份、鱼腥草1-2份、栀子1-2份、蒲公英1-2份、淡竹叶1-2份、薄荷1-2份、马齿苋1-2份、菊花1-2份、荷叶2-3份、葛根2-3份、桑叶1-2份、香薷1-2份、广藿香2-3份、鲜芦根1-2份、鲜白茅根2-3份。
可选的,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各组份原料:按照原料的质量份分别称取主配方和次配方;
S2、研磨原料:将上述步骤S1、称取各组份原料中的主配方的组份和次配方的组份分别放置入中药粉碎机,将主配方的组份和次配方的组份均研磨成粉末,过筛;
S3、搅拌混合:将上述步骤S2、研磨原料中,主配方的组份和次配方的组份研磨的粉末分别放置入反应釜中,混合,主配方的组份混合制备出混合物A,次配方的组份混合制备出混合物B;
S4、储放原料备用:将上述步骤S3、搅拌混合中,混合物A和混合物B分别静止储放。
可选的,所述步骤S1、称取各组份原料中,主配方包括黄芪、芦荟、当归、铁皮石斛、灵芝、田七、三七、玉米须、葡萄、苦瓜、冬瓜皮和苦瓜籽,次配方包括金银花、鱼腥草、栀子、蒲公英、淡竹叶、薄荷、马齿苋、菊花、荷叶、葛根、桑叶、香薷、广藿香、鲜芦根和鲜白茅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林龙,未经钟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