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2444.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洁;李永强;赵卯;曲福兴;周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 | 分类号: | H05B47/11;H05B47/16;B60Q1/26;H05B47/16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信号灯 发光强度 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环境信息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灯驱动模块;所述方法为:通过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和车辆状态采集模块采集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亮度信息及车速信息;基于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控制策略,确定车辆信号灯的发光目标亮度值;根据汽车信号灯发光目标亮度值,数据处理模块向信号灯驱动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自动调节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本发明所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识别车辆所处环境,进而自动设定汽车灯信号灯发光强度,实现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与车速及周围环境明暗相协调,进一步提高驾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信号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灯是指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其中,按功能分为:照明灯和信号灯。
信号灯能使位于一定距离上的其他道路使用者清楚地辨认光信号。与此有关的灯的参数有发光强度、发光面积、光束扩散角和光色等。为在具有黑暗背景的夜间容易识别光信号,所以,对于只在夜间使用的信号灯如位置灯、示廓灯和停车灯等,发光强度通常只在数坎德拉到数十坎德拉之间。对于昼夜使用的信号灯如转向信号灯、制动灯等,其昼间要求的光强度一般高达数百坎德拉。为了使这类信号灯在夜间工作时不产生眩光,除对最大发光强度作出限制外,有的还采用昼、夜两种工况。对于大部分是近距离感受的汽车信号灯光,还必须考虑发光面积与规定发光强度之间的匹配,以防止亮度过大而造成眩目。大部分信号灯的光束扩散角(10%最大光强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垂直方向不小于20°,水平方向不小于40°。
现有技术中,GB 5920-2019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了机动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的有关配光性能的技术要求,但其对光照强度的技术要求之规定了信号灯的光强范围,而缺少针对不同外界环境而设定的具体光照强度数值,也无法随着外界环境及车速变化而调节相应的信号灯光照强度。
而在实际道路条件下,汽车信号灯的发光强度应当与车速和周围环境的明暗相协调,若在明亮环境中,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应靠近标准中的下限,或者在昏暗环境下,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靠近标准中的上限,都是不利于安全的,例如:在夜间行车条件下,当后车与前车同时停车等待信号灯,或者在后车与前车距离较近时,若前车的信号灯强度过高,则极容易对后车司机的视觉造成冲击,使后车司机产生眩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识别车辆所处环境,进而自动设定汽车灯信号灯发光强度,实现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与车速及周围环境明暗相协调,进一步提高驾乘安全性。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环境信息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灯驱动模块;
所述环境信息采集模块中:
车辆所在时间及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所在位置、日期及时间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车辆周围环境亮度信息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环境照度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车辆状态采集模块中:
车速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当前车速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信号灯开闭指令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信号灯开闭指令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
日出日落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各地理位置所对应的经纬度,在不同日期所对应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