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2836.7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奥力芬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B29B17/00;B02C18/1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赵谨容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聚丙烯纤维 颜料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00),反应釜(100)的左右侧壁均贯通并安装有加热搅拌装置(200),反应釜(100)的内部设有熔池(300)和沉淀过滤仓(400),熔池(300)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并与第一电控阀门(510)固定连接,沉淀过滤仓(400)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并与第二电控阀门(520)固定连接,反应釜(100)的内腔上部设有预热粉碎装置(600),反应釜(100)的底部外侧壁包覆安装有防凝固加热装置(700),反应釜(100)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底脚(800),反应釜(100)上设有控制装置(90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搅拌装置(200)包括左侧安装固定装置(210)、右侧安装固定装置(220)和陶瓷导热油管(23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侧安装固定装置(210)包括第一封闭罩(211),第一封闭罩(211)安装在反应釜(100)的左侧壁,第一封闭罩(211)的左侧壁贯通并连接有导热油输出管(212),导热油输出管(212)的左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一油温监测装置(213)固定连接,第一油温监测装置(213)的左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一电子流量计(214)固定连接,第一电子流量计(214)的左端通过法兰盘与输油管道固定连接,第一封闭罩(211)的内腔中通过密封轴承卡接有第一安装盘面(215),第一安装盘面(215)上贯通有若干导热油管安装孔,第一安装盘面(215)的左侧壁与第一驱动齿轮组(216)的输出轴固定,第一驱动齿轮组(216)的输入轴贯穿出第一封闭罩(211)的左侧壁并与第一伺服电机(2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17)安装在第一电机安装架(2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右侧安装固定装置(220)包括第二封闭罩(221),第二封闭罩(221)安装在反应釜(100)的右侧壁,第二封闭罩(221)的右侧壁贯通并连接有导热油输入管(222),导热油输入管(222)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油温监测装置(223)固定连接,第二油温监测装置(223)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电子流量计(224)固定连接,第二电子流量计(224)的右端通过法兰盘与输油管道固定连接,第二封闭罩(221)的内腔中通过密封轴承卡接有第二安装盘面(225),第二安装盘面(225)上贯通有若干导热油管安装孔,第二安装盘面(225)的右侧壁与第二驱动齿轮组(226)的输出轴固定,第二驱动齿轮组(226)的输入轴贯穿出第二封闭罩(221)的右侧壁并与第二伺服电机(22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27)安装在第二电机安装架(22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导热油管(2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盘面(215)上的导热油管安装孔和第二安装盘面(225)上的导热油管安装孔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熔池(300)的形状为圆柱形,包覆在加热搅拌装置(200)位于反应釜(100)内部部分的外侧,熔池(300)的顶部贯通有进料口并设有进料斗(310),熔池(300)的内部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2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回收聚丙烯纤维的颜料除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过滤仓(400)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颜料筛网(410),沉淀过滤仓(400)的内部还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奥力芬化纤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奥力芬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8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