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2895.4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生;吕洋;黄后传;饶卫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26;B29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侧向 内螺牙抽芯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包括滑块本体,在滑块本体一端为一滑块本体镶件,在滑块本体内设有一螺牙内芯,螺牙内芯与滑块本体为分离式结构,螺牙内芯可以在滑块本体内作轴向线性运动;在螺牙内芯外套一弹簧,螺牙内芯的后端设有螺牙内芯齿轮,螺牙内芯齿轮与一马达齿轮相配合,在螺牙内芯齿轮的后端设有螺牙内芯后挡板,螺牙内芯后挡板与螺牙内芯齿轮相配合,将螺纹内芯结构与滑块本体采用了分离式设计,螺纹内芯可以在滑块本体内作轴向线性运动,这样在模具打开过程中二者动作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即螺牙内芯不影响原先的滑块本体动作,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在侧面带有内螺纹结构的注塑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现有技术都是采用先退牙再开模的结构,在退牙过程中,侧向抽牙需要采用油缸与马达的结合或齿条齿轮连动结构,该结构存在着结构复杂、运行不稳定和可靠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内螺牙抽芯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包括滑块本体,在滑块本体一端为一滑块本体镶件,在滑块本体内设有一螺牙内芯,所述的螺牙内芯与滑块本体为分离式结构,螺牙内芯可以在滑块本体内作轴向线性运动;在所述的螺牙内芯外套一弹簧,螺牙内芯的后端设有螺牙内芯齿轮,所述的螺牙内芯齿轮与一马达齿轮相配合,在螺牙内芯齿轮的后端设有螺牙内芯后挡板,螺牙内芯后挡板与所述的螺牙内芯齿轮相配合。
所述的螺牙内芯一端呈锥形,在锥形上设有螺牙。
所述的马达齿轮设置在螺牙内芯下端,马达齿轮带动螺牙内芯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将螺纹内芯结构与滑块本体采用了分离式设计,螺纹内芯可以在滑块本体内作轴向线性运动,这样在模具打开过程中二者动作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即螺牙内芯不影响原先的滑块本体动作,这样使模具滑块本体可采用常规设计,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先退牙开模结构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的在合模状态时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的在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的在绞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侧向内螺牙抽芯结构包括滑块本体1,滑块本体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计,在滑块本体1一端为一滑块本体镶件2。在滑块本体1内设有一螺牙内芯3,螺牙内芯3一端呈锥形,在锥形上设有螺牙31,螺牙内芯3与滑块本体1为分离式结构,采用这种分离式结构结构设计,使螺牙内芯3可以在滑块本体1内作轴向线性运动,这样在模具打开过程中螺牙内芯3与滑块本体1之间二者的动作互相独立,二者互不影响,即螺牙内芯3不影响原先的滑块本体1动作,这样使模具滑块本体1可采用常规设计,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
如图3所示,在开模状态时,螺牙内芯3在绞牙旋转运动过程中,螺牙内芯3与滑块本体1之间的B处处于分离状态,螺牙内芯3与滑块本体1之间不会形成摩擦损伤,可以有效的保护分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