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体履带板锻锤锻造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3591.X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蒋起臣;冯吉威;王永生;李小涛;李林生;穆克辉;张杜明;齐然;芦俊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2;B21J13/02;B21K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体 履带 锻锤 锻造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体履带板锻锤锻造成形方法,包括下料:按照毛坯长度和直径,对圆钢进行锯切;加热:对下好的圆钢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圆钢材料的始锻温度;制坯:将加热到始锻温度后的坯料进行制坯;锻压:将制坯完成后的坯料放入锻模模膛中锻压成形,终锻温度不低于该材料的终锻温度;切边‑校正:将锻压完成后的锻件放入切边‑校正复合模中切除毛边,同时进行校正。本发明充分利用金属流动原理获得充型完整、外形和尺寸合格、内部流线合理的锻件;整合切边、校正工序,能够解决切边过程中的翘曲、变形问题;采用可更换模芯,取代原大型模块,能够极大缩短模具加工周期,降低模具制造和使用成本,达到降本增效,保质提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壳履带车辆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体履带板锻锤锻造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板体是薄壳履带车辆的重要行走部件,随着履带板体的设计趋于集成化、轻量化,一种新型的连体履带板体开始逐渐取代单体履带板体。相比较于传统的单体履带板体,连体履带板体可以视作两块单体履带板刚性桥接为一体,其结构更为复杂,与之匹配的锻造成形工艺要求更为严苛,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缺陷率和模具成本,以及更低的生产效率。
对于连体履带板,如若采用传统的制坯-预锻-终锻-切边-回终锻模膛校正的成形工艺,由于制坯、预锻不合理、手工放置精度低等原因,大幅增加了锻件充型过程中在齿部、尖角、加强筋处产生充型不满、折叠、尺寸超差等缺陷的几率。其次,由于切除毛边时极易发生整体翘曲变形,因此必须将锻件重新放回终锻模膛进行校正,同时在切边过程中毛边箍卡在切边冲头上,又需人工进行摘除。再者,由于预锻模膛、终锻模膛及制坯区域并列设置,锻模需使用大型模块,又因校正工序需使用终锻模膛,模膛磨损速度随之加剧。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性大,生产效率低下,模具制造及修理成本高。随着连体履带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旧的锻造方法和模具设计严重制约了生产进度,急需提出一种新的锻造成形方法,以达到降本增效、保质提速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体履带板锻锤锻造成形方法,以解决连体履带板锻造过程中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模具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连体履带板锻锤锻造成形方法,该锻造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下料:按照毛坯长度和直径,对圆钢进行锯切;
步骤2、加热:对下好的圆钢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圆钢材料的始锻温度;
步骤3、制坯:将加热到始锻温度后的坯料进行制坯;
步骤4、锻压:将制坯完成后的坯料放入锻模模膛中锻压成形,终锻温度不低于该材料的终锻温度;
步骤5、切边-校正:将锻压完成后的锻件放入切边-校正复合模中切除毛边,同时进行校正。
进一步地,步骤1中,使用高速金属圆锯机对圆钢进行锯切。
进一步地,步骤2中,使用中频炉对下好的圆钢坯料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步骤3中,制坯工序包括拍扁和平两侧端面。
进一步地,步骤3中,拍扁后的坯料高度为锻件成品毛坯总高度的65%-67%。
进一步地,步骤4中,锻模经过预热并喷涂脱模剂,成形后用压缩空气吹去氧化皮,并进行冷却润滑。
进一步地,步骤4中,锻模只有终锻锻模并采用模座镶芯结构锻模,包括下模模膛、下模模芯、上模模膛、上模模芯、楔铁和模座;其中,分别具有上模模膛和下模模膛的上模模芯和下模模芯,通过楔铁固定于上下模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3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