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壁钢围堰下放定位的导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3732.8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渊;王涛;徐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8 | 分类号: | E02D15/08;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法君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壁钢 围堰 下放 定位 导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壁钢围堰下放定位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连接杆、移动架、顶推装置和反力架,所述导向轮经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架之上,所述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与反力架之间,用于完成移动架的位置调节;所述反力架固定连接于钢护筒侧壁上的水平直杆之上,所述导向轮与围堰相接触。通过本发明导向装置的结构设计既可保证双壁钢围堰下放过程中的稳定性,又可在双壁钢围堰位置出现偏差时进行主动纠偏,同时可以抵抗水流冲击以减小拉杆所承受的水平剪力,具有适应性强、自动化水平高、受力关系明确、易于操作且施工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围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双壁钢围堰下放控制的导向和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涉水工程建设中,钢围堰是为建造永久性构筑物而修建的挡土或者挡水的临时性围护钢结构,包括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钢吊箱围堰和钢管桩围堰等多种结构形式。双壁钢围堰属于钢套箱围堰的一种,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好、抗冲击力强且适应于深水基础,是大跨桥梁水中承台施工的常用方式。
为适应实际施工的需要,大型双壁钢围堰多采用分段加工逐节下放的方式实现结构整体拼焊成型以及下放就位。
在不具备浮运条件的水域中,大型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步骤一般为:1)钢围堰节段加工;2)围堰节段运输至拼焊平台;3)底节钢围堰焊接成环;4)安装首节钢围堰吊放系统;5)下放首节钢围堰至设计标高;6)对称拼焊顶节钢围堰;7)继续下放钢围堰河床顶面;8)钢围堰下沉至设计标高;9)封底混凝土施工;10)承台施工。
首节钢围堰吊放系统一般由承重梁、精轧螺纹钢、锥型螺母、反力架以及穿心千斤顶组成,且设有多个吊点。钢围堰下放施工存在的难点主要如下:1)在钢围堰下放过程中,由于精轧螺纹钢柔度较大无法限制围堰的水平位移,且各个吊点下放的同步性难以保证,因而钢围堰易出现较大的水平晃动;2)当围堰入水后,精轧螺纹钢在水流冲击力会出现较大变形甚至断裂;3)由于围堰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同吃水深度成正比,若没有纠偏设备时刻在围堰着床前对其位置进行调整,难以确保围堰精确着床;4)围堰在下沉初期可能会因为不均匀开挖导致围堰切斜,须有纠偏设备进行位置调整。
工程上往往采用由锚锭、拉索和卷扬机组成的锚锭—拉索调整体系用于控制双壁钢围堰下放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面位置纠偏。该方法虽然能够解决施工难题,但造价高昂且危险系数高,实际实施难度大。
因此,采用锚索调整体系进行双壁钢围堰下放控制仅注重了理论可行性而忽略了经济合理性和实施易操作性,具有较明显的应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壁钢围堰下放定位的导向装置,解决了双壁钢围堰下放过程的导向和纠偏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双壁钢围堰下放定位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连接杆、移动架、顶推装置和反力架,所述导向轮经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架之上,所述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与反力架之间,用于完成移动架的位置调节;所述反力架固定连接于钢护筒侧壁上的水平直杆之上,所述导向轮与围堰相接触。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千斤顶、支撑架、千斤顶紧固拉杆,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之上,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反力架之上,所述支撑架还经所述千斤顶紧固拉杆与所述反力架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且所述千斤顶紧固拉杆贯穿于所述反力架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架与反力架之间还设有紧固拉杆,并通过调节设置于紧固拉杆上的紧固螺母完成移动架与反力架之间相对位置限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紧固拉杆贯穿于所述移动架与反力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3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