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3902.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林;李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C12N5/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式微 器官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有滑动杆、注胶口、封口塞及内嵌组织腔室,所述封口塞设置于所述滑动杆的一端,所述注胶口位于所述内嵌组织腔室的正上方并与所述内嵌组织腔室连通,向所述注胶口顶端注入细胞外基质,该细胞外基质填充至所述内嵌组织腔室内;
微流控芯片基座,所述微流控芯片基座设有滑动槽、第一交换通道、第二交换通道、第一储液池及第二储液池,所述滑动槽为所述滑动杆提供滑动空间;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滑动槽之间,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池与所述滑动槽之间;向所述内嵌组织腔室填充细胞外基质后,将所述滑动杆推入所述滑动槽最底部,此时,所述内嵌组织腔室两侧分别正对所述第一交换通道与第二交换通道,所述第一储液池、所述第一交换通道、所述内嵌组织腔室、所述第二交换通道、所述第二储液池之间连通;
所述封口塞用于当所述滑动杆完全插入至所述滑动槽底部时,将所述滑动槽出口处堵住,防止细胞培养基在所述滑动槽出口处出现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座均由3D打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一次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储液池、所述第二储液池注入不同高度的细胞培养基,所产生的静态压力差为所述内嵌组织腔室内的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供给及代谢产物排出,维持其新陈代谢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第二储液池顶部设有培养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杆的长度与所述滑动槽的长度相等;
所述滑动杆的宽度与所述滑动槽的宽度相等;
所述滑动杆的高度与所述滑动槽的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二交换通道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储液池与所述第二储液池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组织腔室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二交换通道的长度,且所述内嵌组织腔室两侧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交换通道、所述第二交换通道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尺寸与所述滑动槽的尺寸一致,以实现二者的紧密接触;
所述内嵌组织腔室的底面与滑动杆的底面距离小于1mm,保证对所述内嵌组织腔室内细胞的清晰成像。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流控芯片基座与滑动组件采用3D打印成型;
将微流控芯片基座与滑动组件浸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将清洗后的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座烘干,再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式微流控器官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毒之后,还包括:
采用激光切割制备培养盖,并将所述培养盖盖于所述第一储液池、所述第二储液池的上方,防止培养基的蒸发以及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39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滤膜净化滤芯制造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油缸无损维修快速拆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