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应急建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4139.5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杜传伟;刘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3/06;E04G25/00;B25H3/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地址: | 250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应急 建筑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应急建筑设备,包括支撑柱,连接板,支撑块,压力传感器,斜T型盖,可转动检测梁结构,可旋转伸缩牵引杆结构,可推动支撑导送板结构,可插接存放桶结构,梯形支撑槽,显示槽,显示屏,控制槽,PLC和电源开关,所述的连接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控制槽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中间位置。本发明检测压力梁,收纳槽,转动座,螺纹孔,牵引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牵引杆的左侧贯穿建筑物的上端,然后通过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固定在牵引杆的外壁左侧夹持好建筑物,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建筑物牵引工作增加牵引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应急建筑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设备指安装在建筑物内为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等条件的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建筑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现有的应急建筑设备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牵引建筑物,不方便进行智能化检测工作和不方便进行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工具存放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应急建筑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应急建筑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应急建筑设备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牵引建筑物,不方便进行智能化检测工作和不方便进行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工具存放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应急建筑设备,包括支撑柱,连接板,支撑块,压力传感器,斜T型盖,可转动检测梁结构,可旋转伸缩牵引杆结构,可推动支撑导送板结构,可插接存放桶结构,梯形支撑槽,显示槽,显示屏,控制槽,PLC和电源开关,所述的连接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右侧上部;所述的控制槽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螺钉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斜T型盖合页连接在控制槽的左侧;所述的可转动检测梁结构安装在连接板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可旋转伸缩牵引杆结构安装在可转动检测梁结构的左侧;所述的可推动支撑导送板结构安装在梯形支撑槽的左侧内部;所述的可插接存放桶结构安装在支撑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显示槽开设在支撑柱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显示屏螺栓连接在显示槽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槽开设在支撑柱的左侧下部;所述的PLC螺钉连接在控制槽的右侧内壁上部;所述的电源开关螺钉连接在控制槽的右侧内壁下部;所述的可转动检测梁结构包括检测压力梁,收纳槽,压力凹槽,声音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的收纳槽开设在检测压力梁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压力凹槽开设在检测压力梁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声音传感器螺钉连接在检测压力梁的下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螺钉连接在检测压力梁的下端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伸缩牵引杆结构包括转动座,螺纹孔,牵引杆,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遮挡板,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转动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牵引杆的右侧贯穿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螺栓连接在牵引杆的外壁左侧;所述的牵引杆的右端螺栓连接在遮挡板的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推动支撑导送板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电动推杆,支撑导送板和支撑架,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右侧轴接在第一连接座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左侧轴接在支撑导送板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支撑导送板的上端轴接在支撑架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存放桶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座,插接座,收纳桶,桶盖和转动把,所述的插接座焊接在第二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纳桶的下端插接在插接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桶盖合页连接在收纳桶的上端;所述的转动把螺钉连接在桶盖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显示槽设置在梯形支撑槽和控制槽之间;所述的PLC设置在电源开关的上端;所述的连接板采用长方体的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声音传感器设置在红外线传感器的左侧;所述的压力凹槽设置为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理工学院,未经齐鲁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