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4257.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磊;李德文;许圣东;胥奎;隋金君;郭胜均;张小涛;魏伟;张少华;黄立宁;刘涛;刘国庆;刘海辰;许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E21F1/14;E21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003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工作面 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 装置 | ||
1.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风装置和伞状气幕控尘装置,所述供风装置与伞状气幕控尘装置串接固定,所述供风装置上设有第一斜向出风口(2),所述第一斜向出风口(2)的出口朝向供风装置的入口倾斜;所述伞状气幕控尘装置用于通过伞状气幕进行区域控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供风筒(1)、可伸缩风筒(3)和出风筒(5);所述第一斜向出风口(2)设置在供风筒(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出风口(2)呈风量可调节结构,所述第一斜向出风口(2)与供风筒(1)呈30°~60°的角度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二斜向出风口(4),所述第二斜向出风口(4)设置在出风筒(5)上,所述第二斜向出风口(4)呈风量可调节结构,所述第二斜向出风口(4)朝向出风筒风的出口方向倾斜,且与出风筒(5)呈30°~60°的角度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气幕控尘装置由多级伞状气幕发生器组成,伞状气幕发生器能够提供伞状气幕,多级伞状气幕发生器的伞面锥角按照气流方向逐级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气幕控尘装置按照气流方向依次包括一级伞状气幕发生器(6)、二级伞状气幕发生器(7)和三级伞状气幕发生器(8),三个伞状气幕发生器同轴,并按轴向位置可调节的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伞状气幕发生器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均布的限位套(10),限位套(10)可轴向调节地套在导杆(9)上,导杆(9)呈一端固定在出风筒(5)的悬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伞状气幕发生器均通过骨架设置所述伞面,骨架包括大钢圈(12)、小钢圈(13)和用于支撑伞面的支撑杆(11);每个骨架的大钢圈(12)大小相等,且所述限位套(10)固定连接在所述大钢圈(12)上;按照气流方向,三个小钢圈(13)逐级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伞状气幕发生器(6)的伞面锥角为40°~60°,所述二级伞状气幕发生器(7)的伞面锥角为60°~90°,所述三级伞状气幕发生器(8)的伞面锥角为90°~120°。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钢圈(13)和大钢圈(12)的形状包括多边形、圆形和椭圆形,且同一所述伞状气幕发生器的小钢圈(13)和大钢圈(12)的形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2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