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4628.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允玲;张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允玲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34;A61L2/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陈体芝 |
地址: | 27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污染 细菌 培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其包括固定于移动座上的箱体,箱体的内腔分为位于上方的培养腔和位于下方的消毒腔,培养腔的右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有安装箱,箱体的上端活动插接有横向的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下方设置有滑动配合于培养腔内的横向的载料板,所述箱体右侧的上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盖合于开口右侧的盖板;所述内螺纹管和载料板的右端均与盖板接触,载料板右端的顶部固定有位于缺口内的右挡板。本发明中不仅能够用于培养细菌,且还能够在取放料时自动打开箱体并自动将培养基移出,使得取料方便,且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接触装置,进而避免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验科领域,经常需要对采集的样本或者患者的体液细菌进行培养工作,从而确定各种疾病类型。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细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然而,目前用于放置培养基的培养箱大多结构单一,需要人工接触箱体进行开启或关闭,容易存在交叉污染,且箱体一般较深,不方便拾取培养基,使用效果不够好,使用不够便利,为此,需要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固定于移动座上的箱体,箱体的内腔分为位于上方的培养腔和位于下方的消毒腔,培养腔的右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有安装箱,箱体的上端活动插接有横向的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下方设置有滑动配合于培养腔内的横向的载料板,所述箱体右侧的上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盖合于开口右侧的盖板;
所述内螺纹管和载料板的右端均与盖板接触,载料板右端的顶部固定有位于缺口内的右挡板,载料板左端的顶部固定有竖向的左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之间设置有位于载料板上的细菌培养基,所述安装箱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使内螺纹管和载料板横向移动,内螺纹管和载料板的外侧形状均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均与箱体转动连接的下螺纹杆和上螺纹杆,所述上螺纹杆螺纹连接于内螺纹管的内侧,下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载料板的内侧,所述下螺纹杆和上螺纹杆的左端均通过链轮组件传动连接有固定于安装箱上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固定套装于下螺纹杆、上螺纹杆左端的位于安装箱内的从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箱内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与上螺纹杆匹配的上安装孔,且上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上安装孔内,培养腔左侧壁上设置有与下螺纹杆匹配的下安装孔,下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下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培养腔的顶部内壁上均固定有照明灯,消毒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且右挡板与左挡板大小一致均与缺口大小匹配。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端嵌装固定有第二磁铁,载料板的右端嵌装固定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吸引,载料板上设置有与下螺纹杆匹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与培养腔对应的透明观察窗,且箱体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和激光接近传感器,激光接近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允玲,未经赵允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