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铝制管道回收电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5039.4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泰凯闻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铝制 管道 回收 电解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铝制管道回收电解装置,包括:外壳、顶盖、原料腔、旋转盘、连接管道、若干第一伸缩轴、若干第二伸缩轴、若干固定块、铝液流出口以及铝液流道,顶盖设置于外壳顶端,旋转盘设置于顶盖的顶端,原料腔设置于旋转盘上表面,顶盖中心以及旋转盘中心分别开设尺寸一致的开口,连接管道穿过开口连接原料腔,连接管道连通原料腔,第二伸缩轴尾端连接连接管道,第二伸缩轴头端设置有弧形流道,弧形流道倾斜向下设置,第二伸缩轴以连接管道为中心倾斜向下设置,旋转盘的旋转方向与弧形流道的倾斜方向一致,在弧形流道中,弧形流道的上端设置阳极碳棒、下端设置阴极电棒,弧形流道的上端连接第二伸缩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铝制管道回收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铝制品回收时需要进行熔炼步骤,在铝材的加工工序中通常会产生较多的铝材废屑,所述铝材废屑通常是形状各异,且其中还包含了铁屑等杂质,因此铝材废屑通常不能直接进行再利用,为了避免材料的浪费,铝材加工企业通常会将铝材进行电解回收。然而目前的铝电解槽通常没有净化装置,而铝材废屑中的铁屑等杂质在电解过程中无法去除,铁屑等杂质的密度较大,因此铁屑等杂质便会掉落于电解槽底部与铝液一起输出,并同铝液一起注入铝锭模具中进行铝锭铸造,影响铝锭的质量;同时,现有的电解技术往往是将用于电解的熔融氧化铝直接全部与熔融冰晶石混合,这样便导致在电解的过程中会有已经电解完成的铝液与熔融氧化铝-冰晶石混合物混合,对电解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现有的电解技术往往是将用于电解的熔融氧化铝直接全部与熔融冰晶石混合,这样便导致在电解的过程中会有已经电解完成的铝液与熔融氧化铝-冰晶石混合物混合,对电解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铝制管道回收电解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铝制管道回收电解装置,包括:外壳、顶盖、原料腔、旋转盘、连接管道、若干第一伸缩轴、若干第二伸缩轴、若干固定块、铝液流出口以及铝液流道,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顶端,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端,所述原料腔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表面,所述顶盖中心以及所述旋转盘中心分别开设尺寸一致的开口,所述连接管道穿过所述开口连接所述原料腔,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原料腔,所述第二伸缩轴尾端连接所述连接管道,所述第二伸缩轴头端设置有弧形流道,所述弧形流道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弧形流道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第二伸缩轴以所述连接管道为中心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旋转盘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弧形流道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所述弧形流道中,所述弧形流道的上端设置阳极碳棒、下端设置阴极电棒,所述弧形流道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轴,所述第一伸缩轴的尾端连接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轴头端,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铝液流出口设置于所述底盖中心位置,所述铝液流道设置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铝液流道连接所述铝液流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伸缩轴内部设置冰晶石流道,所述冰晶石流道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原料腔储存熔融冰晶石,所述连接管道、所述冰晶石流道以及所述弧形流道用于流通熔融冰晶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管道外壁设置有高温加热装置,所述高温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外壳的内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阳极碳棒与所述阴极电棒一一对应,在每组一一对应的所述阳极碳棒以及所述阴极电棒中,所述阳极碳棒与所述阴极电棒构成一个电解回路,每一组所述阳极碳棒以及所述阴极电棒连接同一个供电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盖设置若干供电电源,每个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电源连接导线连接一组一一对应的阳极碳棒以及阴极电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伸缩轴分组设置,每一组的所述第二伸缩轴与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连接管道的同一条母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每一组的所述第二伸缩轴中的任意两个第二伸缩轴之间的间隔为固定值,每组所述第二伸缩轴在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的高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泰凯闻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泰凯闻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