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阴极短路栅控晶闸管的隔离型双向直流固态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5187.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军;张舒逸;许晓锐;刘超;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04 | 分类号: | H03K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阴极 短路 晶闸管 隔离 双向 直流 固态 断路器 | ||
1.基于阴极短路栅控晶闸管的隔离型双向直流固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电源V1、第二直流电源V2、第一CS-MCT(T1)、第二CS-MCT(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变压器第一次级线圈(N2)、变压器第二次级线圈(N3)、第三CS-MCT(T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变压器原线圈(N1)、霍尔电流传感器、电压比较器和栅极控制单元;第一直流电源V1、第二直流电源V2、第一CS-MCT(T1)、第二CS-MCT(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变压器第一次级线圈(N2)和变压器第二次级线圈(N3)构成主回路;第三CS-MCT(T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变压器原线圈(N1)构成保护回路;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电压比较器构成监测单元;
所述的第一CS-MCT(T1)和变压器第一次级线圈(N2)串联,并和第一二极管(D1)反向并联组成第一开关对,第二CS-MCT(T2)和变压器第二次级线圈(N3)串联,并和第二二极管(D2)反向并联组成第二开关对;所述的第一开关对和第二开关对通过反向串联的形式连接在一起组成双向开关;所述的变压器第一次级线圈(N2)同名端与第一CS-MCT(T1)的阴极相连,所述的变压器第二次级线圈(N3)同名端与第二CS-MCT(T2)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到第一直流电源V1的正极;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第二直流电源V2的正极;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CS-MCT(T1)的阳极、第二CS-MCT(T2)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和电容(C)及第二电阻(R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电容(C)的另一端与第三CS-MCT(T3)的阴极和第一直流电源V1及第二直流电源V2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原线圈(N1)的同名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变压器原线圈(N1)另一端与第三CS-MCT(T3)的阳极连在一起;主回路电流线穿过霍尔电流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比较电压VT,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栅极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的栅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CS-MCT(T1)、第二CS-MCT(T2)、第三CS-MCT(T3)的栅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阴极短路栅控晶闸管的隔离型双向直流固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选取远大于负载电阻的阻值,使保护回路和主回路间电流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