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5622.5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国;张陈;樊丽丽;张江勇;韩记生;王贵;燕铎;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再生 加热 机组 | ||
1.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彼此铰接的加热墙单元(2)和用于牵引加热墙单元(2)移动的牵引主机(1),所述牵引主机(1)上设有供能的燃油供给系统(1.2)、用于给牵引主机(1)和加热墙单元(2)供电的发电机组(1.4)以及用于控制牵引主机(1)和加热墙单元(2)的控制系统(1.3),所述加热墙单元(2)包括加热墙本体(2.2)、用于产生热量的燃烧系统和风机系统,所述燃烧系统与燃油供给系统(1.2)之间通过管道(4)连通,所述风机系统通过导线和发电机组(1.4)、控制系统(1.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墙单元(2)还包括用于驱动加热墙本体(2.2)移动的行驶转向系统(2.1),所述行驶转向系统(2.1)包括固定在加热墙本体(2.2)上的回转支承(2.1.3)、转动连接在回转支承(2.1.3)上的第一连接臂(2.1.1)和铰接在第一连接臂(2.1.1)上的第二连接臂(2.1.6),所述第二连接臂(2.1.6)上转动设置驱动轮(2.1.5),所述第一连接臂(2.1.1)和第二连接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连接臂(2.1.1)和第二连接臂(2.1.6)之间转动的升降油缸(2.1.4),所述升降油缸(2.1.4)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第一连接臂(2.1.1)和第二连接臂(2.1.6)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2.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连接臂(2.1.1)绕竖直轴线自动转动伺服电机(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墙单元(2)还包括用于给驱动轮(2.1.5)供电的动力模块( 2.3),所述动力模块( 2.3)包括固定加热墙本体(2.2)上的壳体(2.3.1)、位于壳体(2.3.1)内的蓄电池(2.3.3)和液压站(2.3.4),所述蓄电池(2.3.3)通过导线与发电机组(1.4)电信号连接,同时所述蓄电池(2.3.3)通过导线为液压站(2.3.4)和驱动轮(2.1.5)供电,所述壳体(2.3.1)上安装有对蓄电池(2.3.3)和液压站(2.3.4)散热的排风扇(2.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3)包括若干设置在加热墙单元(2)上的控制单元(2.4),所述控制单元(2.4)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排风扇(2.3.2)、液压站(2.3.4)、伺服电机(2.1.2)和风机系统电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墙单元(2)之间以及加热墙单元(2)和牵引主机(1)之间均通过牵引杆(3)连接,所述牵引杆(3)的均转动连接在加热墙本体(2.2)上或者牵引主机(1)上,所述牵引杆(3)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在牵引主机(1)上或者加热墙单元(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燃油供给系统(1.2)包括用于存储燃油的箱体、与箱体连通的管道(4)以及用于输送燃油的油泵,所述油泵与控制系统(1.3)电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6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