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心孔装药的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5737.4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何金星;夏环元;李贵祥;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F42D1/08;F42D1/045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118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心 孔装药 全排孔 水下 爆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心孔装药的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方法,包括:根据岩塞体爆破位置环境确定锁口段、引线孔;以所述岩塞体的中心位置为圆心,确定半径不同的圆环;在所述圆心以及所述圆环上设置炮孔;根据所述岩塞体的地质情况、所述炮孔的钻孔情况以及爆破器材性能确定所述炮孔装药结构;根据起爆网路起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基于目前的全排孔爆破方法,在岩塞体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爆破炮孔为中心炮孔,并在该中心炮孔内装药;邻近中心炮孔的一圈爆破炮孔内不装炸药,其他爆破炮孔填装炸药进行光面爆破。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爆破的可靠性,使得岩塞段隧洞的成型质量更好,爆破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心孔装药的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岩塞爆破是水利水电领域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和减灾工程中的一种水下控制爆破技 术,主要应用于已建水库或天然湖泊,在不放空水库或不修筑围堰的条件下,经济安全的修 建各类隧洞水道的进/出水口。
目前,传统的水下岩塞爆破多采用药室装药的水下岩塞爆破方法或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 方法。当采用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方法时,传统的方法是在中心孔布置一个空孔,不装药, 然后自中心孔向外依次布置间距和排距较小的一排排装药的爆破炮孔。采用这种传统方法实 施爆破时,存在部分岩塞体爆破后的岩石块度大、岩塞体隧洞成型质量较差的问题,导致爆 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心孔装药的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方法,以解决现有水下岩塞爆破 方法爆破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心孔装药的全排孔水下岩塞爆破方法,包括:
根据岩塞体爆破位置环境确定锁口段、引线孔;
以所述岩塞体的中心位置为圆心,确定半径不同的圆环;
在所述圆心以及所述圆环上设置炮孔;
根据所述岩塞体的地质情况、所述炮孔的钻孔情况以及爆破器材性能确定所述炮孔装药 结构;
根据起爆网路起爆。
优选地,确定半径不同的圆环包括:以所述岩塞体的中心位置E为圆心,分别确定半径 r为0.2m、0.4m、0.9m、1.62m、2.35m、3.09m、3.77m的圆环。
优选地,在所述圆心以及所述圆环上设置炮孔包括:
在所述圆心处设置1个炮孔;
在r=0.2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6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0°,相邻两个所述炮孔的 孔口间距为0.2m、孔底间距为0.2m;
在r=0.4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8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0°,相邻两个所述炮孔的 孔口间距为0.31m、孔底间距为0.31m;
在r=0.9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10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0°,相邻两个所述炮孔 的孔口间距为0.56m、孔底间距为0.56m;
在r=1.62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10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4°,相邻两个所述炮孔 的孔口间距为1.00m、孔底间距为1.44m;
在r=2.35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15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8°,相邻两个所述炮孔 的孔口间距为0.98m、孔底间距为1.57m;
在r=3.09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24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12°,相邻两个所述炮 孔的孔口间距为0.81m、孔底间距为1.37m;
在r=3.77m的圆环上均匀设置40个炮孔,所述炮孔的发散角为9°,相邻两个所述炮孔 的孔口间距为0.59m、孔底间距为1.0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