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石英器件的成型固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5856.X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刘景;习小青;贾建龙;张学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江苏太阳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26 | 分类号: | B28B1/26;B28B11/2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石英 器件 成型 固化 工艺 | ||
一种新型石英器件的成型固化工艺,根据模具图纸,采用具有良好的微波和远红外通过性的模材加工成模具;加工成模具之后,进入生产线进行注浆成型;模具完成注浆后,经由流水线进入加热窑,采用微波加热、红外加热或高频电磁加热进行加热固化;模具从窑内出来之后,进行坯体模具分离,模具下线,坯体继续经由流水线流转至下道工序,成型完毕。本发明摒弃传统的钢模、石膏模具等,采用新型的模具材料,实现了更为高效的成型工艺。良好的透波性、透红外等性能的材料,使得半成品坯体可以在更为高效的微波、远红外环境下烘干,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凝成型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石英器件的成型固化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设计,主要根据需求的成品尺寸,再设计出相应的模具。通常,一套模具对应一种产品,一套模具单一贡献单种产品。为提高产品的产量,多套模具共同上线成型。当产品的使用周期到达后,又需要重新开发新的尺寸的模具。
目前石英陶瓷器件的采用注凝方式成型,因此需要一定的固化温度。注浆后的整套模具放入水浴中保持一定温度,实现坯体固化,整个固化过程30分钟以上。固化时间长,固化效率低,整个固化过程的能耗高。常规的不锈钢材料只适合加工形状相对规则的模具,目前需求的石英器件形状多样化,常规的钢模较难满足要求。因此需要易于加工复杂形状模具的材质。坯体从不锈钢模中脱出过程,由于与不锈钢模存在摩擦,容易在坯体壁上留下摩擦的痕迹,此类痕迹经过后续坯体的高温烧结后,容易产生锈迹,污染坩埚,影响坩埚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成型性能良好、坯体固化高效节能、尺寸形状可多样化的新型石英器件的成型固化工艺。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石英器件的成型固化工艺,其特点是:
根据模具图纸,采用具有良好的微波和远红外通过性的模材加工成模具;
加工成模具之后,进入生产线进行注浆成型;
模具完成注浆后,经由流水线进入加热窑进行加热固化;
模具从窑内出来之后,进行坯体模具分离,模具下线,坯体继续经由流水线流转至下道工序,成型完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模材为树脂、玻璃钢或聚氨酯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加热窑采用微波加热、红外加热或高频电磁加热中的任意一种方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具有良好的微波和远红外通过性的模材加工成模具,并通过微波加热、红外加热或高频电磁加热等加热方式进行干燥固化。a)模具材料改善成高强度材料,具备良好的透波、透红外性能;b)去掉了水浴或者其他类干燥加热钢模的设备,替换更为高效的微波或者红外加热,降低固化过程中的能耗及劳力;c)玻璃钢、树脂等材质的引入,杜绝了坩埚壁易受钢模污染的情况,提高了坩埚纯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石英器件的成型固化工艺,
根据模具图纸,采用具有良好的微波和远红外通过性的模材加工成模具;
加工成模具之后,进入生产线进行注浆成型;
模具完成注浆后,经由流水线进入加热窑进行加热固化;
模具从窑内出来之后,进行坯体模具分离,模具下线,坯体继续经由流水线流转至下道工序,成型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江苏太阳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材江苏太阳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