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5872.9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聂霖;袁田;郑传广;徐莹;刘飞;邱志鹏;朱祥;陈柔;王昱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在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安全及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对待测设备的表面进行验电,获取验电结果,信号采集单元接收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传输的查询信号,收到查询信号后,根据验电结果是否存在电压信号生成反馈信号,并将反馈至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以预设的时间间隔向信号采集单元发送查询信号,获取信号采集单元的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待测设备是否存在漏电,完成对待测设备的在线监测,获取在线监测结果;信号存储与显示单元,接收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获取的在线监测结果,并对在线监测结果进行展示与存储。本发明可对关注对象的漏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安全及保护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电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漏电问题是电气工程领域和电气设备领域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从大型变电站电力设备到街边路灯、充电桩,从室内办公电器到家用小型生活电器,均可能存在漏电现象,漏电现象的存在给人的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使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漏电现象发生的大多数由于电气系统或设备设计不合理、电气绝缘层破损或绝缘性能失效、线路老化等原因造成,当漏电现象发生时,设备或线路中原来不带电的部位(机壳、手柄或一些中间绝缘层等)将与大地之间形成电势差,当人体或其他物体与该部位接触时,则有可能会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或短路起火事故。
目前主流的防漏电方案是在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的主要原理为监测主回路中的电流的状态进行判断漏电现象是否存在,当主回路中电流出现异常或出现突然上升超过一定阈值时,则认为漏电现象发生,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切断电路,终止漏电,防止人员触电或设备短路的进一步发生,然而,漏电保护开关动作有两个必要因素:可靠的接地和保护开关功能完好,若设备或线路未能可靠接地时,当漏电现象发生,仅在绝缘部件上出现了与大地之间的电势差,而回路中无异常电流出现,未达到漏电保护开关动作的条件,相应的,漏电保护开关动作部件出现故障时,即使满足动作条件,主回路依旧无法断开,电路或设备将长时间处于漏电状态,同时,漏电保护开关无警示作用,无法警告周围人员勿靠近,避免危险,也无法及时通知修理人员检查线路或设备,排除隐患。
在配电房、变电站以及大型电气设备使用场所内,常使用验电设备(验电器、验电笔)检测线路、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现象,但是验电设备通常体积较大,用途单一,使用前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同时需要对于所检测线路或设备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常用验电设备仅为电工配备的专业使用工具,无法实现对普通民众进行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漏电在线监测系统,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对待测设备的表面进行验电,获取验电结果,信号采集单元接收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传输的查询信号,收到查询信号后,根据验电结果是否存在电压信号生成反馈信号,并将反馈至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
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所述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以预设的时间间隔向信号采集单元发送查询信号,获取信号采集单元的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待测设备是否存在漏电,完成对待测设备的在线监测,获取在线监测结果;
信号存储与显示单元,所述信号存储与显示单元接收信号接收与传输单元获取的在线监测结果,并对在线监测结果进行展示与存储。
可选的,信号采集单元粘贴于待测设备表面。
可选的,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多个无源验电电子标签;
无源验电电子标签的信息参数写入反馈信号中。
可选的,无源验电电子标签,包括:
验电模块,所述验电模块,用于对待测设备表面进行验电,并根据验电结果是否存在电压信号进行动作;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根据验电模块动作,与接收器警报器之间的进行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粉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绝热管道的弯管直穿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