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需等开盖就可扔的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5974.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平;陈江群;杨秀金;林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B65F1/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401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需 开盖就可扔 垃圾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等开盖就可扔的垃圾桶,包括有上桶体和下桶体,上桶体包括有罩壳、桶盖,控制驱动电路和桶盖开闭机构,控制驱动电路控制桶盖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盖包含有两片,上桶体上还设置有对射式光感应单元,两片桶盖在关闭状态时上表面具有凹槽状结构,在凹槽状结构的两端面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射式光感应单元的发射单元及接收单元。本发明在干垃圾投放时不必靠近垃圾桶就可以随时抛投,干垃圾也不容易弄脏桶盖,具有快捷方便扔垃圾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是一种无需等开盖就可扔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感应开盖垃圾桶,绝大部分的桶盖为上翻盖结构,也有少部分为平开式结构,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07128.6的《平开式感应垃圾桶》。现有技术的感应垃圾桶在使用时人需要靠近感应垃圾桶的感应区,触发感应信号后,再等待桶盖开启后才能扔掉手中的垃圾,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感觉不够快捷方便,特别是在扔一些废纸团、包装物等类似的干垃圾时,感觉没有无盖的垃圾桶扔的爽,但没有桶盖的垃圾桶毕竟不卫生,既有桶盖又能快速扔掉手中垃圾的垃圾桶,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即带有桶盖又无需等待就可扔垃圾的无需等待就可扔的垃圾桶。
一种无需等开盖就可扔的垃圾桶,包括有上桶体和下桶体,上桶体包括有罩壳、桶盖,控制驱动电路和桶盖开闭机构,控制驱动电路控制桶盖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盖包含有两片,上桶体上还设置有对射式光感应单元,两片桶盖在关闭状态时上表面具有凹槽状结构,在凹槽状结构的两端面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射式光感应单元的发射单元及接收单元。
本发明的垃圾桶下桶体用于存放垃圾,通过将上桶体的桶盖采用两片式构成,并使两片式桶盖在关闭时具有凹槽状结构、并在凹槽状结构的两端底部设置对射式光感应发送与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发射的光束通过凹槽底部上方的空间被接收单元接收,当垃圾扔到桶盖的凹槽内时,由于垃圾挡住对射式光感应单元的光通路,对射式光感应单元被触发,控制驱动电路控制桶盖开启,使得垃圾自动掉入下桶体内。当垃圾掉入下桶体内后,对射式红外光传感器的光通路重新畅通,控制驱动电路控制桶盖向上关闭,为下一次扔垃圾做好准备。
所述的凹槽状结构为凹槽两侧壁具有由高到低的坡度。
这种两侧壁由高到低的坡度状结构的凹槽可保证垃圾滚落到最低处,从而提高对射式光感应单元的触发率。
所述的桶盖关闭时的凹槽状结构或为“V”字型槽结构,或为“U”字型槽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得垃圾更容易滚落到槽底,从而更加准确的激发对射式光感应单元。
所述的桶盖为向下开启的桶盖。
所述的两片的桶盖还可以是平开式的桶盖。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上部还安装有一现有技术的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当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被触发后,控制驱动电路控制桶盖向下开启,针对于湿垃圾感应开盖后再扔,可以避免湿垃圾与桶盖的接触,保持桶盖的清洁。
进一步,两片桶盖的前端分别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磁铁,在关盖状态下,两片磁铁呈相吸状态,使桶盖保持关闭状态。
在两个桶盖的前端相对应位置分别安装磁铁,两片磁铁呈相互吸引的状态,从而使桶盖在自然关闭的状态下,桶盖有一始终保持关闭的力量,使桶盖关闭的更为密闭。
所述的两片桶盖分别铰接于罩壳内侧两边。
进一步,所述的两片桶盖上表面覆盖有一层软胶,从而减少垃圾扔在桶盖上的噪音。
综上所述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5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包装盒合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一体化纸影戏表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