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ntR家族转录抑制因子突变体、突变基因及其在制备维生素B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6278.1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孙宜文;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32 | 分类号: | C07K14/32;C12N15/31;C12N1/21;C12P25/0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苏宇欢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ntr 家族 转录 抑制 因子 突变体 突变 基因 及其 制备 维生素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tR家族转录抑制因子突变体、突变基因及其在制备维生素B2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相对于SEQ ID No.3所示序列存在下述突变:第89位氨基酸替换为M。对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上的GntR家族转录抑制因子基因中第89位氨基酸编码核苷酸进行定点突变而编码氨基酸M,而获得的基因工程菌,其生产维生素B2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对菌的生长有利,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GntR家族转录抑制因子的突变体,其基因工程菌,以及在制备维生素B2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核黄素(Riboflavin)又称维生素B2,分子式为C17H20O6N4,是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生物体内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两种形式存在,作为机体内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起到递氢的作用。核黄素的缺乏会导致生物体代谢发生障碍,但人和动物均不能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核黄素的生产在食品、饲料以及医药行业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目前核黄素的工业生产方法有植物萃取法、化学合成法、半合成法以及微生物合成法。其中,微生物合成法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以及能源可再生等优点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大部分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在众多可生产核黄素的微生物中,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作为一种非病原微生物,生理代谢及遗传背景清楚,便于确定代谢靶点及基因工程改造,并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它们的发酵产物在食品与饲料业中已有长期的应用,对环境、医药和工业发酵生产都非常重要。其次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株能够过量合成叶酸、肌苷或鸟苷,具有为核黄素过量合成提供足够前体物的潜力,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在核黄素的微生物发酵生产中逐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主要生产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中核黄素的合成需要5-磷酸核酮糖(Ru5P)和鸟嘌呤-5’-三磷酸(GTP)两个前体物质,其中Ru5P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GTP来源于嘌呤的从头合成途径。二者在一些列核黄素操纵子的作用下经7步反应由核黄素合成途径最终合成核黄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6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用缓冲结构
- 下一篇:一种柔性传感器用功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