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多孔板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6706.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兴;张曼玉;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惠安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14;G01N3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丰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脂溶性 维生素 多孔 非特 异性 吸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脂溶性维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多孔板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多孔收集板进行预处理,所述多孔板收集板预处理后进行高温灭菌;取血液样本加入内标工作液,震荡混匀20‑40s,进行超细过滤;过滤完成后,过滤液中加入正己烷,震荡混匀后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置于采集管中收集;将采集管内液体经氮气吹干后,加入复溶液复溶,复溶后液体置于步骤一中的多孔收集板中,静置;取多孔收集板中液体,分离后液体置于色谱柱内进行色谱分析。该发明有效的提高了现有技术对脂溶性维生素在检测时蛋白类物质非特异性吸附进而对检测精度产生影响的问题,同时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脂溶性维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多孔板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现阶段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有些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某种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反应即可转变成维生素,此类物质称为维生素原,例如β-胡萝卜素能转变为维生素A;7-脱氢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3;但要经许多复杂代谢反应才能形成。尼克酸的色氨酸则不能称为维生素原。
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vitamins)是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非极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及氯仿等)的一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这类维生素一般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食物中多与脂质共存,其在机体内的吸收通常与肠道中的脂质密切相关,可随脂质吸收进人人体并在体内储存(主要在肝脏),排泄率不高摄入量量过多易引起中毒现象,若摄入量过少则缓慢出现缺乏症状。另外,脂溶性维生素大多稳定性较强。
在人体血液中维生素已经是反映机体状态的重要指标,但是现有的对血液中维生素检测技术,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检测含有较大缺陷,现有的检测技术在由于血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类物质,极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且现有的液相色谱分析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时检测效果并不理想,检测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受损,进而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多孔板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多孔板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多孔收集板进行预处理,所述多孔板收集板预处理后进行高温灭菌;
步骤二:取血液样本加入内标工作液,震荡混匀20-40s,进行超细过滤;
步骤三:过滤完成后,过滤液中加入正己烷,震荡混匀后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置于采集管中收集;
步骤四:将采集管内液体经氮气吹干后,加入复溶液复溶,复溶后液体置于步骤一中的多孔收集板中,静置;
步骤五:取多孔收集板中液体,置于聚乙烯管中并加入洗脱液,洗脱完成后,通过涡旋振荡器振荡摇匀,摇匀后液体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滤膜过滤分离;
步骤六:分离后液体置于色谱柱内进行色谱分析。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预处理具体为在收集板表面涂抹表面活性剂。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具体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形成的嵌段式醚类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80-12℃,灭菌时间为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惠安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惠安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6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