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纳米乳化剂的制备及油藏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6761.X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蒲万芬;刘锐;石国新;袁述武;罗强;杜代军;孙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C09K8/588;C09K8/58;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纳米 乳化剂 制备 油藏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纳米乳化剂的制备及油藏应用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原位纳米乳化剂,其性质为弱疏水弱亲油纳米胶态粒子,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乳化剂直接用油田注入水分散,比注入水黏度略高,注入性好;在油藏含水饱和度25~85%条件下,通过油‑水界面的反相弯曲效应与原油生成动力学稳定的油包水Pickering乳化液,油包水Pickering乳化液在油藏含水饱和度范围不发生相变,Pickering乳化液的黏度与地层含水饱和度成正比与地层含油饱和度成反比,乳化液的黏度是原油黏度的1.5~20倍,乳化液在高渗区的黏度高于低渗区乳化液黏度,能够自适应控制流度、稳定排驱前缘,实现智能驱油,极限化提高原油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位纳米乳化智能驱油剂在油藏的应用,特别是原位纳米乳化智能驱油剂及其在原油采收率的油藏应用方法,属胶体与界面化学、油田化学和油田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驱开发油藏注入水的流度明显高于原油的流度,受不利水油流度比的影响,排驱前缘极易形成黏性指进,水驱波及效率低;另外水沿着高渗透层推进,高渗条带水窜严重,油藏非均质性进一步恶化,大量的原油未波及。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产出液含水率高,水驱采出程度低。据统计,我国绝大数陆上油田的水驱极限(产出液含水率高达98%)采出程度不足40%(何江川等,油田开发战略与接替技术[J],石油学报,2012,33(3):519-525)。
以流度控制为主的聚合物驱技术发展迅速,是全球提高采收率(EOR)第二大技术(Koottungal L.2014 Worldwide EOR Survey[J].Oil and Gas Journal,2014,112(4):79-91)。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合物-表面活性二元复合体系(聚-表二元驱)在聚合物流度控制的基础上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水-油-固界面性质,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聚合物驱和聚-表二元驱在中国大庆、胜利、渤海湾、克拉玛依等油田工业推广,为油田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聚合物驱和聚-表二元驱的重要前提是完整专门工艺配注系统,占地空间大、能耗高,所需费用几千万到几亿不等。另外,在配注过程中聚合物大分子链受搅拌剪切、炮眼剪切叠加作用产生降解,流度控制能力降低(Seright R.,Campbell A.,MozleyP.,Han P.Stability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s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n the absence of divalent cations[J].SPE Journal,2010,15(02):341-348);以酰胺基和羧酸为主要功能单元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在高温高盐条件增黏不足,黏度长期问题性差,限制了聚合物驱和聚-表二元驱的油藏应用范围。因此,开展速溶(基于油田当前配注设备)、不含聚合物但是具备聚-表的二元驱性能的新技术迫在眉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6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