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取黄腐酸的发酵菌液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46838.3 申请日: 2020-10-23
公开(公告)号: CN112195131A 公开(公告)日: 2021-01-08
发明(设计)人: 张洪江;张翔;贾汝振;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 张洪江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8;C12N1/16;C12N1/14;C05F11/02;C05F17/20;D21C5/00;C12R1/07;C12R1/15;C12R1/865;C12R1/72;C12R1/885;C12R1/6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24010 辽宁省盘***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制取 黄腐酸 发酵
【说明书】:

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发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取黄腐酸的发酵菌液,通过培养获得真菌和细菌菌液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获得发酵菌液,利用发酵菌液从秸秆中提取生化黄腐酸,并能保留秸秆中天然植物纤维,既避免了矿源黄腐酸的生产因矿物开采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肥料,并使作物秸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可再生资源,解决了秸秆处理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使农业资源最大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发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取黄腐酸的发酵菌液。

技术背景

黄腐酸是一种腐殖酸,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有机物质,本质为芳香族羟基羧酸类物质,是一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强壮植株根系,对抗旱有重要作用,且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品质、改良土壤的板结,以黄腐酸代替化学合成肥料还可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农药的残留,提高作物安全性。于人类及动物而言可黄腐酸可增加肌体免疫力,调整肠胃功能,抗肿瘤,具有止血、消炎及活血化淤作用。可被用于动物饲料及美容保健,且于医疗上黄腐酸对高血压、妇科疾病疗效更佳。甚至在工业上黄腐酸还可被用于雪茄烟的染色剂、陶瓷添加剂、选矿抑制剂、蓄电池阴极膨胀剂、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等。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黄腐酸多是矿物源黄腐酸,其生产以分馏煤炭资源为主,面对国际化石燃料资源紧张的现状,矿源黄腐酸的生产浪费了大量可作为燃料资源的煤炭,生产成本高昂。同时无论是矿物的开采还是矿源黄腐酸的生产,均造成了环境的不良影响。矿源黄腐酸同煤矿资源一样均为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我们应寻找一种可循环利用黄腐酸的方式替代矿源开采。

目前全国以水稻,玉米,小麦产生的秸秆年产值可达到8亿吨,其中4亿吨直接用来焚烧,这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且从能源角度讲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传统对稻草秸秆的深埋处理分解效率低下,土壤腐殖质含量增长不明显且极易造成病虫害的加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生产黄腐酸的菌液配方,利用微生物发酵从秸秆中提取生化黄腐酸,在保留作物中天然植物纤维前提下以秸秆作为原料生产生化黄腐酸,既避免了矿源黄腐酸的生产因矿物开采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肥料并使作物秸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可再生资源,解决了秸秆处理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使农业资源最大化利用。

为达成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取黄腐酸的发酵菌液,包含真菌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哈茨木霉、康宁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和细菌菌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真菌菌种和细菌菌种分别培养后,通过菌液稀释倾注查数法确保菌数大于等于108个/ml,所述真菌菌种和细菌菌种按照菌液体积比例 4:2:2:1:3:1:1:0.5进行混合。

所述发酵菌液中真菌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浸出粉10g/L、葡萄糖20g/L、氯霉素0.1g/L,培养温度为25-30℃,pH值5-5.5,培养时间为4-6天。

所述发酵菌液中细菌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g/L、酵母浸膏5g/L、葡萄糖20g/L,培养基温度为30-35℃,pH值4-4.5,培养时间为1-2天。

本发明的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菌液配方可用于大多数常见作物秸秆的降解。

2、本发明菌液配方各菌种无冲突,可在植物组织降解时协同共生。

3、本发明菌液配方主要降解黄腐酸的主要来源物质木质素,对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影响较小,可在生产黄腐酸的同时获得高纯度的天然植物纤维,以供用于造纸磨浆、制造高档家具、装饰板材、生产可降解天然植物地膜等产品的生产,高效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满足农业需求,为广大农民朋友增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江,未经张洪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6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