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理科用人体组织取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7447.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凯璇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科 用人 组织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理科用人体组织取样装置,涉及组织取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取样装置以一次性为主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医生对不同的患者和取样部位操作不便比较疲劳;同时取样装置普遍为硬质材料,患者取样时感觉比较难受的问题。包括取样套筒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取样支架;所述取样支架后部卡扣连接有一组取样把柄;所述取样套筒外部铰链连接有一组调向扭盘;所述取样支架前部铰链连接有一组调向底座;所述调向底座前部卡扣连接有一组快拆取样头。本发明减少使用一次性取样器械,更加节约资源;通过调节取样头的角度,适用于更多的群体使用;通过磁铁的磁性对刮板进行支撑,提高患者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取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科用人体组织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病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通过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而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采集人体细胞进行检测,确定病状及原因,对于医疗行业有着极大的改善,通过高科技技术对病人病患处进行诊断对症下药,更加高效快速且经济实惠,给患者带来福音。
例如申请号:CN201510169888.6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是一种仿生振动活检取样装置。它包括进给装置、活检针夹具、活检针;进给装置包括手持把手、压电陶瓷致动器,压电陶瓷致动器固定在手持把手内部,并通过活检针夹具与活检针连接,使活检针取样过程伴随着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压电陶瓷致动器控制端口与外接控制器相连。活检针外侧表面设置有轴向通槽及横向限位槽,与针芯固连的滑动扳手可以在轴向通槽内滑动并可以拨至横向限位槽,针芯尾部与一个弹簧相连;针头内表面设置有切断刃、倒刺、轴向沟槽及横向沟槽,这些结构的设计有利于组织切断取出。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刺入过程的摩擦力,减小人体组织变形及活检针刺入弯曲程度,从而提高活检精度。
基于上述,现有的取样装置多采用棉签、镊子或取样棒等,在需要取样的部位来回刮动,采样装置主要以一次性为主,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现有的采样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固定,面对不同的患者和取样部位可能操作不便,造成医务人员操作比较疲劳的状况;同时现有的取样装置普遍为硬质材料,采样过程比较生硬造成患者异物感比较强烈,患者取样时感觉比较难受;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病理科用人体组织取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理科用人体组织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取样装置多采用棉签、镊子或取样棒等,在需要取样的部位来回刮动,采样装置主要以一次性为主,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现有的采样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固定,面对不同的患者和取样部位可能操作不便,造成医务人员操作比较疲劳的状况;同时现有的取样装置普遍为硬质材料,采样过程比较生硬造成患者异物感比较强烈,患者取样时感觉比较难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科用人体组织取样装置,包括取样套筒;所述取样套筒后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扭盘限位槽,取样套筒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取样支架;所述取样支架后部卡扣连接有一组取样把柄;所述取样套筒外部铰链连接有一组调向扭盘,调向扭盘外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组“V”形的扭盘限位块,扭盘限位块与扭盘限位槽啮合连接;所述取样支架前部铰链连接有一组调向底座,调向底座后部两侧各自铰链连接有一组调向杆;所述调向底座前部卡扣连接有一组快拆取样头,快拆取样头前部两侧分别铰链连接有一组长度不同的取样刮板。
优选的,所述取样支架后部设置有一组支架连接槽,取样把柄前部设置有一组与取样支架契合的开槽,取样把柄前部的开槽内螺纹啮合连接有一组支架限位块,支架限位块卡扣连接在支架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取样支架前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调向转轴,调向底座后部为半圆形,调向底座上下各设置有一组柱状的连接轴,调向底座铰链连接在调向转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凯璇,未经孙凯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7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择回归测试方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烙铁温度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