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8250.1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剑;刘艳玲;于瑞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牧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塨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垃圾 分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包括自动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智能化垃圾箱,所述自动化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均设置在智能化垃圾箱内,所述智能化垃圾箱包括若干单开门柜体和一个控制柜,若干所述单开门柜体并排对称设置在控制柜的两侧,每个所述单开门柜体的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有电动窗,所述单开门柜体内设置有垃圾仓,所述垃圾仓的入口设置在电动窗的下方,该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垃圾分类提示,让在客户进行垃圾分类时更加的准确,避免了二次分类的重复工作,另外客户可以不直接接触智能化垃圾箱,减少了病毒细菌的传播,使得垃圾分类更加卫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很高,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可以有效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但是,如何保证对垃圾能够准确分类,减少二次分类等重复劳动,是现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包括自动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智能化垃圾箱,所述自动化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均设置在智能化垃圾箱内,且所述自动化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智能化垃圾箱的起闭,所述供电单元用于给智能化垃圾箱和自动控制单元供电,所述智能化垃圾箱包括若干单开门柜体和一个控制柜,若干所述单开门柜体并排对称设置在控制柜的两侧,每个所述单开门柜体的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有电动窗,所述单开门柜体内设置有垃圾仓,所述垃圾仓的入口设置在电动窗的下方,所述电动窗不透明,且表面贴有垃圾分类标识,所述自动化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均设置在控制柜内,且所述自动化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单元均与电动窗相连。
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显示单元、交互单元、信息存储单元、应答单元和电控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垃圾分类的基本信息,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客户根据待处理垃圾进行相应的选择,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信息数据存储,所述应答单元用于分析客户的选择,并作出判断,所述电控单元用于执行应答单元的指令。
优选的,所述显示单元为触控屏,且所述显示单元包括4个分屏单元,4个所述分屏单元分别为厨余垃圾单元、可回收物单元、有害垃圾单元和其他垃圾单元,每个单元分别显示有对应的各类垃圾。
优选的,所述交互单元包括手持终端控制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和声控单元,所述交互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与外部手持终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手持终端控制单元包括信息接收单元和推送单元,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手持终端指令,所述推送单元用于向手持终端发布指令。
优选的,所述智能化垃圾箱设置有4个单开门柜体,且分别为厨余垃圾柜体、可回收物柜体、有害垃圾柜体和其他垃圾柜体,4个柜体分别与4个分屏单元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化垃圾箱还包括有一个遮阳棚,所述遮阳棚设置在若干单开门柜体和控制柜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遮阳棚表面铺设着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系统与供电单元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牧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牧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8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