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时的水域置平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9663.1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辉;曾仁廉;梁洪秀;罗志敏;叶奕青;卢长智;刘松柏;陈世远;钟强;任保华;董超;彭玲;金晶;兰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1S17/89;G01S17/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娟娟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数字 高程 模型 水域 处理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时的水域置平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激光点云及正射影像,将激光点云按照地表、水体分类,得到分类后的地表激光点云;基于地表激光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批量输出第一数字高程模型,将第一数字高程模型转换为第一高程栅格点云;基于分类后的激光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批量输出数字表面模型,并对数字表面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水体专题多边形;基于分类后的激光点云、水体专题多边形以及第一高程栅格点云进行处理,获得批量输出的第二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在保证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生产DEM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生产DEM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础测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时的水域置平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基础测绘领域中,一般采用基于机载LiDAR(雷达)采集的点云进行DEM(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其中的水域置平处理工作量大、精度要求高,是困扰数据处理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水域置平的方法为通过参考DOM(数字正射影像)或DSM(数字表面模型)等勾绘水涯线,然后基于水涯线处激光点云高程逐个对水涯线进行高程赋值,以及对水涯线高程值进行最小值归一化处理,最后再作为断裂线融合激光点云来生产DEM。
该方法人工工作量非常庞大,尤其对于气候湿润、地表水资源(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丰富的地区,水涯线高程依赖于人工勾绘选点,且易于遗漏个别水体,一般需要多个作业员进行水涯线的矢量工作,接边工作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时的水域置平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时的水域置平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激光点云及正射影像,将所述激光点云按照地表、水体分类,得到分类后的地表激光点云;
基于所述地表激光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批量输出第一数字高程模型,将所述第一数字高程模型转换为第一高程栅格点云;
基于分类后的激光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批量输出数字表面模型,并对所述数字表面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水体专题多边形;
基于所述分类后的激光点云、所述水体专题多边形以及所述第一高程栅格点云进行处理,获得批量输出的第二数字高程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激光点云及正射影像之后,将所述激光点云按照地表、水体分类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激光点云进行去噪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分类后的激光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批量输出数字表面模型,并对所述数字表面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水体专题多边形,包括:
将所述数字表面模型批量转换为第二高程栅格点云;
对所述第二高程栅格点云进行高程二值化处理,得到第一水体专题栅格点云;
基于所述第一水体专题栅格点云内插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批量生成水体专题数字表面模型;
对所述水体专题数字表面模型进行转换,获得水体专题多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水体专题数字表面模型进行转换,获得水体专题多边形,包括:
对所述水体专题数字表面模型进行批量格式转换、创建栅格数据集和栅格转面操作,得到初始水体专题多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初始水体专题多边形进行修正,得到所述水体专题多边形,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字高程模型批量转换为第一光栅影像;
将所述数字表面模型批量转换为第二光栅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