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颞叶癫痫致痫灶的个体化影像定位诊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9786.5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士军;安杰;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104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癫痫 致痫灶 个体化 影像 定位 诊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颞叶癫痫致痫灶的个体化影像定位诊断系统。本发明中,所述解剖影像扫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PET显像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功能影像扫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CT显像模块的输入端,所述PET显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CT显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PET显像模块和CT显像模块采用了CT的解剖影像扫描和PET的功能影像扫描,获得的数据在同一个工作站完成图像处理,克服了病人分别做CT和PET的位置偏差,不仅清晰显示出躯体或器官的解剖形态结构,而且精细地描绘出机体分子水平上的生理病理和生物代谢过程,使透射和发射图像的对位准确,保证了校正数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癫痫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颞叶癫痫致痫灶的个体化影像定位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颞叶癫痫属发作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并常与记忆、语言和执行力等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在对颞叶癫痫患者进行研究中发现左/右侧颞叶癫痫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左/右侧颞叶癫痫有不同的全脑白质连接模式,且与情感和记忆功能障碍有关。率先发现9个与颞叶癫痫所致认知障碍有关的脑影像标志物:患侧颞叶白质区、边缘系统及胼胝体、双侧颞白质、右侧额白质、右侧后放射冠区、小脑、皮层-边缘网络系统功能连接、边缘系统-额叶功能连接、颞叶-枕叶功能连接。这些发现实现了颞叶癫痫致痫灶的个体化影像定位诊断,并为其所致认知障碍诊断提供了影像学证据。
但是常见的影像定位诊断系统在扫描时在使用时,扫描方式较为单一,扫描得出的图像信息不够精准,会给诊断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颞叶癫痫致痫灶的个体化影像定位诊断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颞叶癫痫致痫灶的个体化影像定位诊断系统,包括PET显像模块、解剖影像扫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处理器模块、震动检测模块、诊断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数据发送模块、信息输出端、数据接收终端、功能影像扫描模块、CT显像模块、供电模块、震动传感器、陀螺仪模块,所述解剖影像扫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PET显像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功能影像扫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CT显像模块的输入端,所述PET显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CT显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震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诊断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诊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输入端;
所述震动检测模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震动传感器和陀螺仪模块,所述震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信息输出端的输入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ET显像模块的内部运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S1: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
S2:标记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引入患者体内病;
S3: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的体内化学影像;
S4:对影像进行分析,并将信息进行记录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