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坑中的转运货物高度不受限的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0626.2 | 申请日: | 202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姚长杰;范建哲;李德虎;刘伟;郝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的 转运 货物 高度 受限 托盘 落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坑中的转运货物高度不受限的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解决了采用一个提升驱动电机时,如何实现左右两龙门架上的同步提升传动机构不高于地面,以及落地机转运货物时对转运货物的高度不受限的问题。在右龙门架的下端设置与右龙门架顶梁平行的同步提升链轮轴,将两龙门架之间的横向同步动力传递链条,设置在地坑中,从而实现标准手动搬运车的运行地面与自动化输送线的安装地面,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实现了在地面以上沿货物传送的纵向不设置动力传送机构的目的。适合在仓库的底层方便设置地坑的地点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地坑中转运货物高度不受限的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物流仓储中,货物的传送大量使用自动化物流输送设备;在物流传送的同一水平面上,在输送线与标准手动搬用车之间进行货物的转运时,经常遇到自动化输送线的传送工作面的高度高于标准手动搬用车工作面的情况,为了在不同高度工作面上实现货物的转运,现场的解决方案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叉车来实现,即,先将标准手动搬用车上的货物转移到叉车上,再由叉车通过叉体的升降,将货物转运到自动输送线上,这种方式不仅需配置叉车,还需在现场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第二种是通过设置升降机来解决,即在标准手动搬用车与自动输送线之间设置升降机,该升降机俗称为“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来实现货物的转运;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一般是由左、右两个龙门架构成的,在两龙门架之间,设置有山字形叉体式的升降辊床,标准手动搬运车将货物运输到两龙门架之间的叉体式升降辊床处,然后,将货物转载到叉体式升降辊床上,叉体式升降辊床升起,将货物提升到自动化输送线的工作面上,启动辊床上的辊子,再将其传送到自动化输送线中;叉体式升降辊床的提升和降落,是由左龙门架上的两根提升链条机构和右龙门架上的两根提升链条机构共同承担的,而这四根提升链条一般是由一个驱动电机来驱动的,驱动电机一般设置在左侧龙门架处,而右侧龙门架上的提升链条机构的动力,需要左侧动力的同步传递机构,将驱动力从左侧传递到右侧,实现升降辊床的左右两侧提升链条的同步提升,一般在两龙门架顶部之间,设置一个横向连接的同步链轮轴,以实现左侧提升动力同步传递到右侧龙门架上,这种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的横向连接的链轮同步提升传递轴的设置,将转运货物沿纵向移动时,被转运货物的高度不能超出在左、右两龙门架顶端所设置的横向连接的链轮同步提升传递轴,带来了被转运货物高度受限的缺陷;另外,在现场仓库中,有一些仓储仓库的高空结构存在受限的情况,使两龙门架顶部之间设置的横向连接的链轮同步提升传递轴无法布置;此外,将左、右两龙门架上的同步升降传动装置设置在龙门架顶端高处,还存在对其维护困难的缺陷。
现有仓库中,在物流的同一水平传送面上,当采用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在自动输送线与标准手动搬用车之间,实现货物交互转运时,有些场地是要求:标准手动搬用车运行的地面,要与自动输送线的安装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在货物运送的纵向方向上,不能有任何障碍,这种场地条件的要求,导致了采用一个提升驱动电机的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在同步传递轴的跨纵向布置上存在困难,如何实现在同一水平物流传送面上,纵向传送时底面无障碍,并被传送的货物高度不受限,是现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坑中的转运货物高度不受限的托盘货物转运落地机,解决了采用一个提升驱动电机时,如何实现左右两龙门架上的同步提升传动机构不高于地面,以及落地机转运货物时对转运货物的高度不受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在右龙门架的下端设置与右龙门架顶梁平行的同步提升链轮轴,将两龙门架之间的横向同步动力传递链条,设置在地坑中,从而实现标准手动搬运车的运行地面与自动化输送线的安装地面,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实现了在地面以上沿货物传送的纵向不设置动力传送机构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