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风电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1135.X | 申请日: | 202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5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思远;王古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思远 |
主分类号: | B61H11/06 | 分类号: | B61H11/06;B60T17/04;B6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200 四川省乐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车辆 自动 对接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和分离的风电对接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车辆前端部、车辆后端部和火车头后端部的风电对接体,两个相邻风电对接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时,两个风电对接体能够以两风电对接体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旋转180度对称,风电对接体包对接面上设置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并在远离风电对接体对接面的一端面上插入有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极引线,并在风电对接体上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位于风电对接体对接面的一端安装有标准密封圈。从而使得两车辆在对接时,能够通过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装置的伸缩装置推动风电对接体移动并完成风路和电路的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风电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上运行的列车是由前方的火车头以及后部连挂的车辆串接而成,当列车由静态转变成动态或由低速运行转变成高速运行是火车头通过车钩拉动实现;当列车由动态转变为静态或由高速运行转变成低速运行是各车辆通过压力空气推动基础制动装置动作,进而带动闸瓦压向转动的车轮来实现的。由于车辆自身无压力空气风源,需依靠前部的火车头向后方连挂的各车辆依次充入压力空气,后方车辆才能推动基础制动装置动作进而产生制动力。而火车头向后部车辆传输压力空气是通过车辆间连接的列车软管实现的,列车软管的连接点位于各车辆连接端部的车钩下方。
由此,目前为了保证列车正常减速停车,在火车头与后部车辆车钩连挂后就需将各车之间的列车软管连接起来,由火车头通过连接的列车软管向各车列车软管充风,在火车头与后部车辆车钩分离前就需要先将待分离车辆之间的列车软管分离,然后再分离车钩。
目前,列车软管的分离和连接均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而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分离和连接列车软管、开闭塞门的作业方式造成调车效率低,并且存在人身及行车安全隐患;同时,因货车车辆自身不带电源也无供电装置,严重的制约了对车辆的自动检测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如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装置,但若需要实现上述技术问题,则需要解决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风路和电路的对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的风路和电路对接的对接装置,从而为实现铁路车辆与车辆、机车与车辆间的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风电对接装置,以实现铁路车辆与车辆、机车与车辆间的风路及电路的对接。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机车即为火车头,火车头即为机车;
下文所述的列车软管并非是专指现有铁路列车上的列车软管,主要是指通过软管与列车管连接的管路,本发明简称为列车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风电对接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车辆前后端部和火车头前后端部的风电对接体,两个待对接的风电对接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时,两个风电对接体能够以两风电对接体几何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水平旋转180度对称,所述风电对接体包括在风电对接体对接面上设置的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且两个相对接的风电对接体在对接时正电极能够相接触、负电极能够相接触,并在远离风电对接体对接面的一端面上插入有多根电极引线,所述多根电极引线分别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相连,并在风电对接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从对接面贯穿至远离对接面一端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位于风电对接体对接面的一端安装有标准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风电对接体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凹陷部,第二凸起部包括安装在风电对接体上的定位部和安装在定位部远离风电对接体对接面一端的导向部,导向部靠近风电对接体对接面的一端到导向部远离风电对接体对接面的一端直径逐渐减小,使得两对接车辆风电对接体上的第二凸起部能够相互插入对方车辆的第二凹陷部中,并且能够通过导向部实现导向对位,便于第二凸起部插入第二凹陷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思远,未经冯思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监控功能的智能电视系统及监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沥青拌合站粉尘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