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1143.4 | 申请日: | 202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思远;王古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思远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B61H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200 四川省乐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车辆 自动 对接 分离 伸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伸缩装置,包括外风缸内部安装的外活塞,外活塞将外风缸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外活塞上安装有外活塞杆,外活塞杆从前腔室伸出外风缸,外活塞杆头形成与机械对接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外活塞位于前腔室内的杆身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外活塞上另一端安装在前腔室远离外活塞的内壁上,外风缸远离外活塞杆杆头的一端设置有与后腔室连通的第一气压通道,并在所述前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排气孔,使用时只需将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机械对接体上,再向第一气压通道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进入外活塞后部腔室,就能够通过外风缸的外活塞杆带动机械对接体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上运行的列车是由前方的火车头以及后部连挂的车辆串接而成,当列车由静态转变成动态或由低速运行转变成高速运行是火车头通过车钩拉动实现;当列车由动态转变为静态或由高速运行转变成低速运行是各车辆通过压力空气推动基础制动装置动作,进而带动闸瓦压向转动的车轮来实现的。由于车辆自身无压力空气风源,需依靠前部的火车头向后方连挂的各车辆依次充入压力空气,后方车辆才能推动基础制动装置动作进而产生制动力。而火车头向后部车辆传输压力空气是通过车辆间连接的列车软管实现的,列车软管的连接点位于各车辆连接端部的车钩下方。
由此,目前为了保证列车正常减速停车,在火车头与后部车辆车钩连挂后就需将各车之间的列车软管连接起来,由火车头通过连接的列车软管向各车列车软管充风,在火车头与后部车辆车钩分离前就需要先将待分离车辆之间的列车软管分离,然后再分离车钩。
目前,列车软管的分离和连接均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而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分离和连接列车软管、开闭塞门的作业方式造成调车效率低,并且存在人身及行车安全隐患;同时,因货车车辆自身不带电源也无供电装置,严重的制约了对车辆的自动检测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如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的装置,由机车向后方连挂车辆自动供风供电,但由于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在对接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若机械对接体是固定安装在机车、车辆端部,会出现因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间距过大,两机械对接体无法对接上,或间距过小,连挂时撞坏风电自动对接装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带动机械对接体移动的伸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伸缩装置,通过伸缩装置带动机械对接体移动实现车辆与车辆、机车与车辆之间对位以及定位,避免对接车辆与车辆间、机车与车辆间多变的距离导致机械对接体无法对接上或连挂时撞坏风电自动对接装置的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机车即为火车头,火车头即为机车;
下文所述的列车软管并非是专指现有铁路列车上的列车软管,主要是指通过软管与列车管连接的管路,本发明简称为列车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风电自动对接及分离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外风缸,外风缸内部安装有外活塞,外活塞与外风缸内壁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外活塞将所述外风缸分为外风缸前腔室和外风缸后腔室,所述外活塞上安装有外活塞杆,外活塞杆可活动的贯穿外风缸缸体,从外风缸前腔室伸出外风缸,并在外活塞伸出外风缸的一端形成与机械对接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外活塞位于外风缸前腔室内的杆身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外活塞上另一端安装在外风缸前腔室远离外活塞的内壁上,并在外风缸远离外活塞杆杆头的一端设置有与外风缸后腔室连通的第一气压通道,所述第一气压通道连接有四号风管,四号风管上安装有一号三通电磁阀,并在所述外风缸前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排气孔,外风缸远离外活塞杆杆头的一端安装有回转中心销,所述回转中心销的两端安装在箱体的顶板和底板上。使用时只需将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机械对接体上,再向第一气压通道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进入外活塞后部腔室,就能够通过外风缸的外活塞杆带动机械对接体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思远,未经冯思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管法兰端面的铣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深螺栓孔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