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1736.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余音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音瑶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工程 污水处理 混合 絮凝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包括主体和电机,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内部设置有齿轮组。本发明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带动使搅拌叶进行同时分层搅拌,通过叶盘与固定座之间的弹性伸缩使得当污水在通过搅拌桨后,能够加大污水与搅拌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搅拌桨搅拌时更加充分,通过浓度感应器和投药口使得搅拌叶在进行搅拌时能够时刻监测药水的浓度,在浓度过低时,能够随时进行补充药剂,且其在进行投放药剂后能够通过搅拌叶进行快速搅拌,进行快速溶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106927605B,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混合室、絮凝沉淀室、净水箱、复合活性炭处理室、非晶合金处理室和中水储存室。通过对各个部件,尤其是絮凝沉淀室各个部件进行设置和改进,使得絮凝和沉淀效率得到提升,并且在处理空间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絮凝、沉淀和冷凝多个步骤的同时实现,使得中小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成为现实。其设置有絮凝混合室、絮凝沉淀室、净水箱、复合活性炭处理室使得能够通过絮凝室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使得其实现了絮凝、沉淀和冷凝多个步骤的同时实现。
当前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其在进行投药后,通过传统的搅拌装置无法使得药粉与污水之间进行充分的接触,导致通过投药量的增加才可保证絮凝的进行,且通过对比专利其在将污水和絮凝处理后直接进行排出,导致了污水在净化排出后造成了絮凝与污水间的二次污染,也使得药剂在与污水之间搅拌不充分,增加了药剂的投入量。
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其搅拌装置与絮凝之间无法进行充分搅拌,且在对污水排出时无法进行絮凝与污水过滤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用混合絮凝装置,包括主体和电机,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内部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右侧外表面插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安装有搅拌桨,所述安装杆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搅拌筒的上端外表面插设有投药口,所述投药口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搅拌筒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搅拌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安装座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右侧外表面安装有过滤收集机构,所述搅拌叶包括叶盘,所述叶盘安装在搅拌桨的内表面,所述叶盘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的外表面开设有投药口,所述投药口的两侧皆设置有浓度感应器,所述叶盘设置有两组,且叶盘皆设置在连接轴的两侧外表面,所述叶盘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插设在固定座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外表面,所述弹簧设置有上下两组,所述连接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轮,所述转轮的左侧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外表面,所述转轮的右侧外表面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上端外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金属杆固定连接在齿轮组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轮与传动带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外表面为粗糙结构的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与套环转动连接,所述转轮通过安装腔固定安装在电机的右侧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音瑶,未经余音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