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收集加工木屑的木材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1803.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夏雨;张翔;高云霄;陈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C5/00 | 分类号: | B27C5/00;B27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加工 木屑 木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集加工木屑的木材加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带轮外壳,所述带轮外壳内设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内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固定设有四个同步带板,所述带轮外壳的上端面设有运输腔,所述同步带板的远离所述同步带的一端穿过所述运输腔,本发明为封闭式,能够防止木屑飞扬,喷雾装置能够使木屑聚集成较大颗粒,便于收集,夹具能固定木材,便于切割成多段,传输带能够使木屑全部收集进加工仓内,槽轮能够使木屑等份量加工,滤网能使木屑加压时,和水分分离,压缩设备能够把木屑加工成立方体,便于后期的运输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收集加工木屑的木材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是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木材切割是木材加工的重要环节,而现有的木材切割装置大多为开放式,不能实现对木屑的收集加工,同时木屑飞扬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当空气中的木屑浓度到达一定值时,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收集加工木屑的木材加工装置,克服收集加工木屑困难,木屑飞扬易发生事故等情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可收集加工木屑的木材加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带轮外壳,所述带轮外壳内设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内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固定设有四个同步带板,所述带轮外壳的上端面设有运输腔,所述同步带板的远离所述同步带的一端穿过所述运输腔,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外壳的左端面固定设有拖板,所述拖板与所述带轮外壳之间设有入料腔,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剥皮电机,所述固定剥皮电机位于所述带轮外壳的右侧,所述固定剥皮电机的前端面转动设有固定剥皮轮轴,所述固定剥皮轮轴的前侧固定设有固定剥皮轮,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位于所述固定剥皮电机的右侧,所述第一移动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移动腔的后侧内壁滑动设有铁质移动剥皮电机,所述铁质移动剥皮电机与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铁质移动剥皮电机的前端面转动设有移动剥皮轮轴,所述移动剥皮轮轴的前侧固定设有移动剥皮轮,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固定剥皮电机的下侧,所述同步带运动时可带动所述同步带板运动,所述固定剥皮轮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固定剥皮轮转动,所述移动剥皮轮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移动剥皮轮转动,所述铁质移动剥皮电机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一弹簧压缩;
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夹具电机,所述夹具电机的前端面转动设有夹具杆轴,所述夹具杆轴的前侧固定设有木材夹具杆,所述木材夹具杆的远离所述夹具杆轴的一侧固定设有木材夹具,所述木材夹具内设有开口方向远离所述夹具杆轴的木材夹具腔,所述木材夹具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设有三个第二电磁铁,所述木材夹具腔的上下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三个铁片,每个所述铁片与每个所述第二电磁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位于所述夹具电机的上侧,所述切割电机的前端面转动设有切割盘轴,所述切割盘轴的前侧与中间分别固定设有切割盘,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设有清扫装置固定板,所述清扫装置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设有两个清扫装置,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设有清扫板,所述清扫板位于所述清扫装置固定板下侧,所述外壳的右端面设有木材出料腔,所述木材出料腔位于所述清扫装置固定板与所述清扫板之间,所述夹具杆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木材夹具杆转动,所述木材夹具杆带动所述木材夹具转动,所述木材夹具带动所述铁片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转动,所述铁片移动可带动所述第二弹簧压缩,所述切割盘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切割盘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