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式机械手动分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2056.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康;曾振华;赵文叶;袁锦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H01H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嘉伟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机械 手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式机械手动分闸装置,包括内部设置静铁芯的外壳以及与外壳连接的固定罩,在所述固定罩内安装有快速分闸机构,且在所述固定罩的表面连接有用于推动快速分闸机构的按压块,本发明可通过弹座拉动器,实现快速安全的分闸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还可对弹性部件进行防护,使其使用寿命不会受到影响。操作时,按压压动块后触发器会使触发盘柱内绝缘介质推动拉动环块朝储位槽内壁活动,从而通过拉动环块拉动弹座拉动器和线圈连接器,以实现断开分闸线圈内电流并拉动动铁芯朝压动块活动的动作,整个操作过程无需与设备长时间接触,同时在进行分闸时可连同弹性部件一起进行防护,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式机械手动分闸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其种类较多,目前较为常见的断路器之一为永磁断路器。永磁断路器即采用独特的永磁操作机构来机械辅助分合闸,与弹簧操作机构断路器比较,可动部件大大减少,使其可靠性和机械寿命大幅提高,对于开关领域来说,无论何种结构型式与工作方式的永磁机构都必须具备紧急手动分闸功能,一旦电源出现故障,也能实现可靠的手动分闸操作,故常常借助外置式机械手动分闸装置来辅助手动分闸。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61705.X,专利名称为外置式手动分闸装置的发明专利,其便是通过采用外置式的机械连锁机构与外磁轭内部的磁短路环相配合的分闸方法,实现了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迅速便捷的紧急手动分闸功能。
但如此操作却面临着如下问题:使用者在进行分闸操作时,需要手动旋转机械连锁机构上的部件才能进行分闸操作,其接触时间较长安全性较低,同时因连锁部件可对弹性部件如分闸弹簧,施加作用力,故在进行分闸操作时,需要考虑其弹性部件的使用寿命,以避免在外力的作用下弹性部件的寿命会逐渐减小,使得后续进行分闸操作时,耗费时间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机械手动分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旋转机械连锁机构上的部件才能进行分闸操作,其接触时间较长安全性较低,同时因连锁部件可对弹性部件如分闸弹簧,施加作用力,故在进行分闸操作时,需要考虑其弹性部件的使用寿命,以避免在外力的作用下弹性部件的寿命会逐渐减小,使得后续进行分闸操作时,耗费时间更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式机械手动分闸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与外壳连接的固定罩;
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静铁芯,所述静铁芯上安装有分闸线圈,所述静铁芯内滑动连接有动铁芯;
所述固定罩内安装有快速分闸机构,所述快速分闸机构包括与固定罩内壁连接的分隔块,所述快速分闸机构连接有压动块,所述压动块连接有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连接于所述分隔块的一侧的表面;所述分隔块的另一侧的表面安装有触发盘柱,所述触发盘柱内部填充绝缘介质;所述触发盘柱内活动连接有断电拉动器,所述断电拉动器连接所述动铁芯,用于拉动所述动铁芯使所述动铁芯与所述分闸线圈分离;
所述断电拉动器包括连接在触发盘柱内并被绝缘介质推动的拉动环块,所述触发盘柱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储位槽,在所述储位槽内设有与所述拉动环块连接的拉动块,所述拉动块远离所述储位槽的一侧的表面安装有弹座拉动器,所述弹座拉动器与所述动铁芯连接,所述弹座拉动器上安装有与所述分闸线圈连接的线圈连接器;
所述压动块用于推动所述触发器,使所述触发盘柱内的绝缘介质推动拉动环块并沿所述储位槽活动,通过拉动环块拉动所述弹座拉动器和线圈连接器使所述动铁芯朝靠近所述压动块的方向活动,以断开所述分闸线圈内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2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