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2077.2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赵丁墨;赵连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04;E02D17/20;E02D15/04;E21B7/00;E2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用注浆 加固 | ||
一种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通过主轴A、主轴B、主轴C转动带动钻头转动进行钻孔,当钻孔至设计深度后采用顶推设备顶推横向锚杆,横向锚杆顶推通过连接件使弯曲锚杆前移,弯曲锚杆在力的作用下弯曲锚杆前端沿着弯曲槽进入弯曲通道,弯曲锚杆前端进入弯曲通道末端后进入土体,弯曲锚杆与钻孔呈现一定角度,将横向锚杆A和横向锚杆B固定于锚盘,从注浆孔进行压浆,出气孔排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后对主轴C进行张拉锚固,完成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工作,弯曲锚杆锚固区与主轴锚固区相互作用、协同承载,可提高支护效果。该锚杆组合适用于土质基坑边坡锚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特别适用于深基坑、边坡防护等支护领域支护。
背景技术
目前锚杆作为一种成本低、效果明显、现场施工便捷的支护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在围岩支护领域中,CN107387141B提出一种自钻式差异注浆组合锚杆及其锚固方法,锚杆由钻头、注浆管、主轴、锚头机构和锚尾机构组成。锚头机构包括固定环、滑环、限位管、若干对被动连杆和主动连杆。锚头机构配合劈裂注浆可确保锚杆内锚端的稳定。锚尾机构包括锚盘、连接帽、弹簧和螺母;连接帽使注浆管和主轴协调变形,共同承载,弹簧使锚杆及时进入并长期处于主动支护状态。利用该组合锚杆可在软弱破碎围岩中进行钻孔,内锚端扩孔和劈裂注浆,以及其余段渗透注浆。注浆管以全长锚固的方式对其周围小范围的围岩进行锚固;主轴对包括注浆管锚固区在内的大范围围岩起到挤压加固作用,注浆管锚固区与主轴锚固区相互作用、协同承载,可提高支护效果,在边坡支护中锚杆如何对支护岩体起到高强的预应力加固作用,又能增加锚杆自身的抗拔力,这是当下锚杆支护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包括钻孔、掘进机构、加强锚固机构、锚尾机构,掘进机构包括钻头、主轴A、主轴B、主轴C;加强锚固机构包括弯曲通道A、横向通道A、弯曲锚杆A、横向锚杆A、弯曲通道B、横向通道B、弯曲锚杆B、横向锚杆B、连接件、弯曲槽、球形槽、推杆;锚尾机构包括止浆塞、锚盘、螺母、排气孔、注浆孔;其特征在于钻孔端部为钻头,钻头后方连接主轴A,主轴A后方连接主轴B,主轴B连接主轴C,主轴C后方连接锚盘,锚盘后面连接螺母。
所述横向通道A沿着主轴B圆周均匀分布且横向通道A与主轴B内切,横向通道A前端与弯曲通道A焊接,横向锚杆A处于横向通道A内,弯曲锚杆A位于弯曲通道A内,横向锚杆A前端与弯曲锚杆A通过连接件铰接。
所述横向通道B沿着主轴C圆周均匀分布且横向通道B与主轴C内切,横向通道B前端与弯曲通道B焊接,横向锚杆B处于横向通道B内,弯曲锚杆B位于弯曲通道B内,横向锚杆B前端与弯曲锚杆B通过连接件铰接。
所述弯曲锚杆A和弯曲锚杆B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球形槽、推杆和弯曲锚杆单元,弯曲锚杆单元端部中心位置设置球形槽,相邻弯曲锚杆单元的球形槽之间设置推杆,推杆两端分别设置为两个圆球,圆球在球形槽内自由转动。
所述主轴A和主轴B的圆周直径相等,主轴C的直径等于主轴B的直径与五倍横向锚杆B之和,弯曲通道A的直径与弯曲锚杆A的直径相等,横向通道A的直径与横向锚杆A的直径相等。
所述弯曲槽为槽状凹槽,凹槽末端直径与弯曲锚杆A直径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一种支护用注浆加固锚杆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主轴B和主轴C周向设置横向锚杆A和横向锚杆B,横向锚杆A和横向锚杆前端分别连接弯曲锚杆A和弯曲锚杆B,在力学作用下弯曲锚杆沿着弯曲槽进入弯曲通道,弯曲锚杆前端进入弯曲通道末端后进入土体,弯曲锚杆与钻孔呈现一定角度达到锚杆加固支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2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