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2793.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4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王忠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动 装置 压铸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铸机,所述压铸机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的左侧设置有进料管。本发明通过输送结构内腔中设计的轮式传动装置,能够针对压铸机中常见的圆柱形铝柱金属原料,在电机产生的旋转动力下,进行自主上料,同时输料管和截分装置能够将金属原料进行截断,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的作用,导向装置主要起到了减小摩擦力,辅助运输的功能,该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具备自动上料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仅需要将金属原料放置在进料管的顶部,在推入输送结构的内腔中,输送结构内部的轮式传动结构即可自动进行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都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压铸的高新技术又不断地对压铸机提出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压铸生产不仅在有色合金铸造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国家由于依靠技术进步促使铸件薄壁化、轻量化,因而导致以往用铸件产量评价一个国家铸造技术发展水平的观念改变为用技术进步的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铸造水平的重要依据。
压铸机是工业生产活动中常见的装置之一,现有的压铸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的进行送料,这种方式非常耗费体力,且人工的效率往往较低,无法长时间持续稳定的向压铸机中进行送料,进而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使用者使用,限制了压铸机的设计前景,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具备自动上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压铸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的进行送料,这种方式非常耗费体力,且人工的效率往往较低,无法长时间持续稳定的向压铸机中进行送料,进而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压铸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铸机,所述压铸机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的左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输送结构的右侧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部设置有截分装置,所述输送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输料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装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结构包含有位于工作台左侧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孔和出料孔,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旋转座,左侧支撑旋转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盘一,右侧支撑旋转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盘二,所述输料盘一和输料盘二的表面均开设有弧形环边,所述输料盘一和输料盘二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橡胶条,所述输料盘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输料盘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与旋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截分装置包含有与输料管固定连接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贯穿至安装罩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输料管的顶部开设有与切刀相适配的活动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罩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切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含有开设于输料管两侧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通过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等间距环形分布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表面开设有放料阖口,所述放料阖口的表面设置有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2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