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汽车散热器和油热交换器的组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2814.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昶;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威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11/00;F02B29/04;F16D6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经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热交换器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汽车散热器和油热交换器的组合装置,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的顶部盖合有孔板,所述孔板开设有若干的散热器铜管安装孔,所述槽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出液管,所述冷却液出液管与槽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槽体内设置有若干的铜管,所述槽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头体,所述铜管的两端均设置在端头体内,所述端头体的底部开设有油出入口,本发明基本上对原有高低温组合散热器外形尺寸没有影响,也不影响对整车的原有安装要求,合理的利用了空置的低温下水槽,增加了制动器油的冷却功能,取消了以往在组合散热器前部外面再挂一个油散热器的技术,没有了对后面高低温散热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用汽车主要配套部件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组合散热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矿用汽车散热器和油热交换器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载重量大于170t的大型矿用汽车对其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制动器冷却系统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可以正常工作在45℃以上极限环境温度,连续的重载上下坡路行驶等工况条件。因此,对散热系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本身大功率发动机含有缸体和中冷冷却系统的复杂化,加上行车制动和重载下坡缓行制动时湿式制动器液力传动油需要冷却,设计的综合冷却系统选用配置得当才能保证发动机动力系统和整车的正常工作运行,以及要求对发动机和制动器本身零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目前国内外大型矿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和制动器油冷却器(或热交换器)一般都是独立的两个部件,油冷却器通常挂置在发动机散热器前面,利用发动机风扇冷却,这样会因为增大了进气阻力而降低了风扇流量,降低散热能力;另一结构是采用油热交换器,利用部分发动机冷却液通过油热交换器冷却制动油,这就需要一个单独的热交换器部件并安置在车上并连接上相应的管路,增加了安装难度和零部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汽车散热器和油热交换器的组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汽车散热器和油热交换器的组合装置,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的顶部盖合有孔板,所述孔板开设有若干的通孔,所述槽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出液管,所述冷却液出液管与槽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槽体内设置有若干的铜管,所述槽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头体,所述铜管的两端均设置在端头体内,所述端头体的底部开设有油出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体的一侧盖合有堵板,所述堵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堵板内套设有若干的螺栓,所述堵板通过螺栓与端头体连接,所述端头体开设有若干的螺纹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低温散热器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通过螺栓与端头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若干的铜管过壁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管套设在铜管过壁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管的表面开设有矩形螺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阀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基本上对原有高低温组合散热器外形尺寸没有影响,也不影响对整车的原有安装要求,合理的利用了空置的低温下水槽,增加了制动器油的冷却功能,取消了以往在组合散热器前部外面再挂一个油散热器的技术,没有了对后面高低温散热器的影响,降低了风扇的进气阻力而提高空气流量提升散热效率。
2、本发明利用低温回路的冷却液来热交换冷却制动器油,冷却液和制动油温差合理,保证了制动器油的正常工作条件,延长油的更换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威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威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2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