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金属板带表面抛丸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3076.X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包仲南;黄伟;徐泷;马德高;陈昊;玉晓波;李代明;李卫东;安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瓯锟科技温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14;B24C9/00;B24B7/12;B24B41/06;B08B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徐显暑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金属板 表面 抛丸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带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的金属板带表面抛丸处理系统,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座,顶座的内侧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丝杆、两个螺纹座、两个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抛丸机构,第一抛丸机构包括安装板、两个伸缩套、第一安装座和第一抛丸器,两个伸缩套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部的两端,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传动机构,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滑动夹持座带动板带来回移动,而打磨轮对板带表面进行初步除锈处理,在第一抛丸机构工作时,喷水管会向板带上喷水,从而对锈泥进行清理,同时对钢丸表面进行清理,避免钢丸粘附锈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带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金属板带表面抛丸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除锈设备首先应用于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贴砂、冷隔、起皮等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有色金属铸件,如铝合金、铜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发现铸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抛喷丸来清除压铸件的毛刺和获得具有装潢意义的表面质量,获得综合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抛丸机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但是,抛丸机进行除锈工作时,钢丸会撞击板带,钢丸表面粘附有锈污,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清理,这就使得锈污粘附在钢丸上,这就需要对钢丸进行后续的除锈工作,这无疑增多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锈污粘容易附在钢丸上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金属板带表面抛丸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效的金属板带表面抛丸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内侧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丝杆、两个螺纹座、两个连接杆和两个连接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顶座的外侧,所述第一丝杆贯穿顶座,且与顶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座分别螺纹安装在第一丝杆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相应的螺纹座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相应的连接座铰接;
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抛丸机构,所述第一抛丸机构包括安装板、两个伸缩套、第一安装座和第一抛丸器,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底部,两个所述伸缩套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抛丸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盒、第二转轴、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安装盒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盒内,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与第六锥齿轮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与第一安装座固定,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第一安装盒,且与第一安装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五锥齿轮固定,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同轴固定安装有花键,所述花键与顶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花键的外延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能够与花键滑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瓯锟科技温州有限公司,未经瓯锟科技温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陶瓷生产用自加热流延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雷达反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