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橡胶板改进的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节点抗震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3202.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红;张冀豪;董硕;齐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板 改进 整体 桥台 型钢 节点 抗震 构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橡胶板改进的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节点抗震构造,包括桥台和H型钢桩,H型钢桩的上部沿桥台的长度嵌入至桥台内,在嵌入桥台部分的H型钢桩与桥台之间设有橡胶板,桥台是由浇筑在橡胶板外周的混凝土构成的混凝土桥台。橡胶板粘贴在H型钢桩嵌入桥台部分的腹板与翼缘板周边。H型钢桩嵌入混凝土桥台的深度按照提供给H型钢桩足够锚固来确定。本发明的节点抗震构造允许钢桩与桥台能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对旋转,增大了顶部结构的容许纵向水平位移量。本发明的节点抗震构造能够在保证竖向承载力的同时,降低侧向刚度,改善结构延性,可很好地吸收桥身的纵桥向水平位移,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耗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体式桥台桥梁抗震性能优化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节点抗震及震后修复性能的改善。
背景技术
传统桥梁结构中,桥台处的支座和伸缩缝是桥梁中的薄弱位置,在外部环境作用下和地震发生时,容易发生破坏或失效,从而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提高了维护费用。而整体桥由于取消了桥台处的伸缩装置和支座,梁端直接与桥台浇筑成一体,主梁的变形主要由桥台、基础和土的变形来适应;在地震过程中减轻了上部结构的移位震害,避免了桥台处支座的震害,并且梁端直接与桥台浇筑成一体,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减轻了桥梁墩柱的震害。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的柔性以适应上部结构变形,整体式桥台的基础通常采用单排桩。我国的桥梁设计中对混凝土桩的应用更多,但钢筋混凝土桩的水平变形能力明显低于钢桩,在侧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极易开裂而导致钢筋腐蚀,抗震性能与耗能性能不佳,且桩破坏后较难修复。此外在地质条件复杂、岩面起伏较大的场地,混凝土桩会出现难以施打的情况。因此,在国外工程中较广泛应用的H型钢桩更适用于整体式桥台的基础。
在地震作用下,整体式桥台和钢桩基础吸收上部结构的变形,协调桥梁的整体受力,而整体式桥台-钢桩节点是受力过程的关键点之一。传统的做法采用将H型钢桩直接嵌入桥台,并保证一定嵌固长度的方式。地震时钢桩桩头与桥台节点处混凝土直接接触挤压,节点的转动刚度较大,在强震作用下桩头容易进入塑性或发生破坏,而桩基础的破坏震后较难修复,故需对整体式桥台-钢桩节点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贴橡胶板改进的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节点抗震构造做法,本发明的做法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施工方便。克服了现有整体式桥台-钢桩节点结构的纵桥向刚度较大,变形能力差,桩基础易发生破坏的缺点,充分利用橡胶板变形与耗能性能好的优势,满足纵桥向水平位移的需求,避免强震作用下钢桩的破坏和修复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贴橡胶板改进的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节点抗震构造,包括桥台和H型钢桩,所述H型钢桩的上部沿桥台的长度嵌入至所述桥台内,在嵌入所述桥台部分的所述H型钢桩与所述桥台之间设有橡胶板,所述桥台是由浇筑在所述橡胶板外周的混凝土构成的混凝土桥台。
进一步讲,本发明所述的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节点抗震构造,其中,所述橡胶板粘贴在所述H型钢桩嵌入桥台部分的腹板与翼缘板周边。
所述橡胶板的顶部与所述H型钢桩的顶部平齐,所述橡胶板的底部与所述桥台的底部平齐。
所述H型钢桩的高*宽不大于350mm*370mm;所述H型钢桩嵌入所述混凝土桥台的深度按照提供给所述H型钢桩足够锚固来确定。
所述橡胶板的厚度按照提供给整体式桥台-桩节点足够的变形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H型钢桩挤土体积和沉桩阻力小,穿透力强,适用于混凝土桩难以施打的情况。此外H型钢桩增加了结构的柔性及桥梁纵桥向变形能力,提高了纵桥向容许的水平位移量。
(2)由于在钢桩嵌入混凝土部分包裹了橡胶板,提高了桥台-H型钢桩节点的转动能力,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柔性及桥梁纵桥向变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纵桥向容许水平位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