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间的触发事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3222.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霖;张采荣;冯佳;邱艳;谢英亮;司云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掌控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5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国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间 触发 事件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的触发事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接收事件任务信息;创建事件任务;建立内部线性事件计算参数;将所述内部线性事件计算参数与所述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通过递归计算进行绑定;当内部线性事件计算参数转运到与所述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所在的递归计算内部运转的出栈标记点参数一致时,即产生事件的执行环出栈执行。本发明提出一种时间与事件一体化的计算方法,防止出现时间劫持导致的一系列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事件分布迭代算法,从最小单位趋向于最大单位,从而实现了事件计时与线性计时环的同步性与一体性,其动态分布的性质,基本无法被模拟和伪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定时事件控制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间的触发事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服务器资源授权时间控制,涉及到如下的明显问题:
传统的时间事件触发器存在脱钩错误:计时器独立在执行事件之外,存在时间或者事件被劫持的风险:即没有时间也能触发执行事件,时间并非是执行的唯一必须的执行前提;
多服务器分别独立控制时间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传统的时间计算分布到每个独立的操作系统中,依赖于操作系统或者是BIOS主板事件的控制器独立的运转时间,再依赖时间触发事件,时钟往往也是各种攻击者集中攻击的地方常将指挥官写到时间中,导致很多病毒反复清理均无法清除,正是使用了时间的可循环性,及其事件触发能力达到的死循环病毒,因此时间依赖每台服务器独立进行运算存在巨大的风险;
多服务器分别独立控制时间存在事件触发误差不同步的问题:另外每台服务器都需要校对时间区时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导致事件触发的不一致性产生;例如,有100台服务同时支持6.18的秒杀活动,开始设置到凌晨12点开始,如果出现其中1台或者几台时间不一致,那么用户在参加活动时出现部分失败部分成功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的触发事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传统的计算机时间事件触发器存在脱钩错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时间与事件一体化的计算方法,防止出现时间劫持导致的一系列不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的触发事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
接收事件任务信息,根据事件任务信息创建事件任务;
根据所述事件任务,建立内部线性事件计算参数;
将所述内部线性事件计算参数与所述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通过递归计算进行绑定;
当内部线性事件计算参数转运到与所述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所在的递归计算内部运转的出栈标记点参数一致时,即产生事件的执行环出栈执行。
根据上述技术,建立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在接受任务事件后,通过设计内部时间环与事件进行绑定,即内部时间环与事件一体化,两者缠绕存在,在在事件建立的初始,便通过与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进行递归计算绑定,当改变机器或系统时间后,由于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与机器或系统时间没有关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出现脱钩而被攻击中途脱离时间计算而独自运转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采用相同固定的计时方式,且与事件缠绕并行,当在事件创建时,便从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的节点开始计算,因此,即使不同设备或不同系统以及不同服务器在执行相同时间事件时,即使在过程中某个设备、系统或服务器的时间变化或不一致,也不会影响该时间事件的正常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部线性时间计算环为双环形回路算法阵列;所述双环形回路包括正向计时环和倒计时环。通过设计双环形回路算法阵列对时间事件进行正向计时和倒计时,保证时间事件与内部线性时间环的缠绕并行,增加时间事件触发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掌控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掌控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