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润滑结构的低温拉断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3533.5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祝传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隆重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40 | 分类号: | F16K17/40;F16N11/00;F16N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润滑 结构 低温 拉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润滑结构的低温拉断阀,包括拉断阀本体和第一连接固定块,所述拉断阀本体内部设置有左阀瓣,且左阀瓣的右侧连接有右阀瓣,所述左阀瓣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拉断滑块,且拉断滑块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滑槽,所述输油管道的上方设置有汇流腔,且汇流腔的上方设置有导流管,所述润滑油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堵塞,且密封堵塞的上方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方设置有提拉环,所述第一连接固定块设置于拉断阀本体的上方。该辅助润滑结构的低温拉断阀设置有润滑油容纳腔能够不定时向左阀瓣和右阀瓣连接处滴落润滑油,防止左阀瓣和右阀瓣由于长时间连接过于紧密,在需要拉断时不能够及时拉断,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拉断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润滑结构的低温拉断阀。
背景技术
拉断阀能防止管路意外断裂造成的泄漏事故,适用领域包括船对岸卸载,公路、铁路的槽罐装卸以及其他固定和移动流体储存装置,比如鹤管、流体输送臂与运输载体之间的连接。
现有的低温拉断阀存在拉断过程中两阀瓣分离时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内部流体滴落,甚至影响装置的安全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拉断阀内部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锈蚀,在需要拉断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拉断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低温拉断阀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润滑结构的低温拉断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低温拉断阀存在拉断过程中两阀瓣分离时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内部流体滴落,甚至影响装置的安全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拉断阀内部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锈蚀,在需要拉断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拉断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润滑结构的低温拉断阀,包括拉断阀本体和第一连接固定块,所述拉断阀本体内部设置有左阀瓣,且左阀瓣的右侧连接有右阀瓣,所述左阀瓣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拉断滑块,且拉断滑块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滑槽,所述辅助滑槽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外侧连接有弹簧固定块,所述辅助滑槽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输油管道,且输油管道的末端连接有滴油口,所述输油管道的上方设置有汇流腔,且汇流腔的上方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方连接有出口,且出口的上方设置有润滑油容纳腔,所述润滑油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堵塞,且密封堵塞的上方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方设置有提拉环,所述第一连接固定块设置于拉断阀本体的上方,且第一连接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拉断阀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固定块,且第二连接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拉断滑块与左阀瓣和右阀瓣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拉断滑块通过辅助滑槽与辅助支撑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与拉断滑块之间为弹性连接,且连接弹簧关于左阀瓣和右阀瓣的水平中轴线均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滴油口通过输油管道、汇流腔、导流管和出口与润滑油容纳腔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润滑油容纳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密封堵塞与出口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且拉杆与密封堵塞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固定块和第一连接螺栓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第一连接固定块和第一连接螺栓与第二连接固定块和第二连接螺栓之间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有拉断滑块能够使左阀瓣和右阀瓣在拉断时沿辅助滑槽进行滑动分离,使左阀瓣和右阀瓣更加平稳,防止晃动幅度较大影响内部的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隆重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长隆重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料腔具有充分混料结构的注塑机
- 下一篇:供热系统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