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3670.9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尚洵;王晓东;韩爽;刘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5B30/04;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苑朝阳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收 技术 蒸汽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涉及合成橡胶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油水分层罐、闪蒸罐、凝聚釜、热水罐、第一吸收式热泵和第二吸收式热泵,油水分层罐用于对油水进行分层分离回收溶剂油,闪蒸罐用于对热水进行闪发形成蒸汽,凝聚釜用于对混合胶液进行蒸汽脱剂,热水罐用于提供热水,第一吸收式热泵利用蒸发器和发生器吸收的油水混合气提气热量加热热水,第二吸收式热泵利用蒸发器吸收油水混合物和循环冷却水的余热加热循环中温水,通过第一吸收式热泵和第二吸收式热泵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制取橡胶工艺用蒸汽,而且还充分的利用了低品味的余热,大幅减少了橡胶生产过程中蒸汽的耗量,降低了合成橡胶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橡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橡胶消耗大国,每年约消耗世界橡胶总量的38%。橡胶生产属于化工领域,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整个行业能耗较大。合成橡胶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湿法凝聚脱挥法,此过程需消耗大量的蒸汽进行脱出溶剂,而约有2/3的蒸汽会随着混合气提气直接排出,造成蒸汽的大量浪费,因此直接或间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可提高合成橡胶的生产效率并节约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大量回收未利用蒸汽的热能和冷却循环水余热,同时还可以将回收的热能转变为蒸汽再次利用,显著的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降低合成橡胶工艺过程中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凝聚釜、第一吸收式热泵、第二吸收式热泵、热水罐、闪发罐和油水分层罐;蒸汽依次经过所述凝聚釜、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进入所述油水分层罐;循环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之间循环流动;循环热介质流经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进入所述热水罐;所述热水罐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中的热量对所述凝聚釜补充蒸汽,或所述热水罐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中的热量经所述闪发罐补充蒸汽。
可选的,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一发生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凝聚釜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发生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内通有循环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入口与所述热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凝聚釜和所述闪发罐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凝聚釜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闪发罐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闪发罐与蒸汽主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吸收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发生器的入口所述热水罐下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发生器的出口所述热水罐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的入口与循环热介质主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热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相连通,且所述第二蒸发器内通有循环冷却介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油水分层罐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凝聚釜和所述闪发罐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用于雾化热水。
可选的,所述循环冷介质为循环冷却水。
可选的,所述循环热介质为循环中温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3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