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直线巷道的中线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4792.X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段超林;张生良;鞠占永;刘洋;黄晓东;吴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直线 巷道 中线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直线巷道的中线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第一预先标定的中线上的任意点作为后视点,并在后视点悬挂第一垂直标定结构;选取第二预先标定的中线上的任意点作为架设点,在架设点悬挂第二垂直标定结构;将测距装置设置在第二垂直标定结构处,以第一垂直标定结构作为新的后视点,使测距装置对准第一垂直标定结构,并将测距装置旋转180°后得到新中线方位;根据第一垂直标定结构与第二垂直标定结构之间的距离,在新中线方位上确定新中线;对新中线进行标定。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长距离直线巷道进行中线标定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架设两站仪器,测量工序繁杂,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井下测距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井下直线巷道的中线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中线放样通常30m~40m为一组,利用已知控制点引出待放中线上的点,然后在中线点上架设仪器后定中线,这种方法至少需要架设两站仪器。整个中线标定过程较为复杂,若对于长距离直线巷道采用上述方法,比如采准工程的穿脉巷采准斜坡道等,则需要大量的时间,测量工序繁杂,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直线巷道的中线标定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长距离直线巷道进行中线标定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架设两站仪器,测量工序繁杂,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直线巷道的中线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第一预先标定的中线上的任意点作为后视点,并在所述后视点悬挂第一垂直标定结构;
选取第二预先标定的中线上的任意点作为架设点,在所述架设点悬挂第二垂直标定结构,并使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在相同高度;
将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处,以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作为新的后视点,使测距装置对准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并将所述测距装置旋转180°后得到新中线方位;
根据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新中线方位上确定新中线;
对所述新中线进行标定。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为垂球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为垂球结构。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垂球结构为金属球体,在所述金属球体顶部设置有悬挂钩。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5m-0.8m;和/或,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位于所述测距装置顶部的距离为3±0.1mm。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测距装置为全站仪或者经纬仪。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新中线到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标定结构到所述第二垂直标定结构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对所述新中线进行标定包括:将钩钉固定在所述新中线的位置,完成对所述新中线的标定。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预先标定的中线与所述第二预先标定的中线为相邻的两组预先标定中线。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对所述新中线进行标定后,还包括:每隔150m-200m对所述新中线进行复测。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井下直线巷道的中线标定方法,通过在两条预先标定的中线上任意选取两个点,分别作为后视点和架设点,通过垂直标定结构确保后视点和架设点分别在两条预先标定的中线上,然后利用测距装置的测距及测角功能,确定出新中线方位,再在新中线方位上找到新中线,整个过程只需要架设一台测距装置即可,节省测量内计算数据的时间和井下找中线点及架设仪器的时间;操作简单,节省测量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